COVID-19疫情初期被稱為武漢肺炎,引發歧視嫌疑。而現在世界各地發現不同的病毒變異株,為求方便常以發現國作為簡稱,同樣引發爭議。世衛組織5月31日宣布,將以希臘字母來稱呼各變異株,避免特定國家遭汙名化。
舉例來說,英國變異株B.1.1.7改稱Alpha、南非變異株B.1.351改稱Beta、印度變異株B.1.617.2改稱Delta、另一支B.1.617.1則改稱Kappa等。不過世衛強調,科學界仍會繼續使用如B.1.1.7等代號,因為其中包含突變資訊。
第74屆世界衛生大會因為討論順利,5月31日提前閉幕。會中通過決議,將在11月再召開特別會議,屆時將制定大流行國際條約,討論如何提高資訊透明共享。
此外疫苗是會議中的一大重點,世衛支持非洲、南美洲和南亞國家,在當地生產疫苗,以解決供應量不足的問題。
無國界醫生代表認為,「生產和供應救命藥物,疫苗和診斷,存在結構性不平等,妨礙了藥品的取得。」
儘管美國日前支持放棄新冠疫苗的專利保護,以加速疫苗分配,相關進展仍相當有限。不但南韓、英國等十個國家,在世貿組織協商時表達疑慮,對於豁免的範圍和豁免期限,各方也意見不一,距離協商要有結果恐怕還很遙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