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深度時間實驗 受試者進入洞穴與世隔絕過40天

法國進行深度時間實驗,15名志願者在黑暗山洞裡,度過沒有手機沒有手錶的四十天,他們出關的時候,已經失去時間感,搞不清到底過了幾天。這個實驗將幫助了解,人腦如何因應生活條件與環境的急遽變化,以便對未來長期載人的太空任務,做更好的準備。

15名志願者完成實驗,四十天來第一次踏出洞穴,再次接觸外面的人與世界,他們戴上特殊護目鏡,保護已經習慣幽暗環境的眼睛,回到大自然接受陽光洗禮。

這段期間與世隔絕,看不到日升日落,憑本能餓了就吃,累了就睡,沒有一天24小時的感覺,讓志願者生理時鐘出現變化,一開始彼此作息時間差距很大,但到了實驗後期,卻又神奇的慢慢趨於同步化,只是一天的週期拉長到32小時,出關時對於已經過了四十天那麼久,都感覺驚訝。

「深度時間」實驗計畫創辦者克洛特問其中一位志願者:「艾蜜莉,你覺得過了幾天呢?(對方回答:23天。)艾蜜莉感覺過了23天,我們大部分覺得是30或31天,大腦接管並把一群人同步化,如果我們達到一個32小時的週期,這是生理學上不存在的週期,這是因為大腦有意願讓自己與他人同步。」

實驗在法國西南部庇里牛斯山下,四百公尺深的隆布里夫洞穴裡進行,計畫創辦人克洛特徵求來自各行各業的七男七女,帶著食物進入閉關,刻苦生活。洞裡沒有光線,要自己發電,用水則必須以吊索爬高,從狹窄的孔縫取水,內部恆溫攝氏12度,濕度將近100%,睡覺則在帳棚裡。
 
這項實驗也有道德爭議,因為身心處在壓迫不自然的環境,可能造成比想像更嚴重的損害,因此志願者都配戴各種感應設備,隨時回傳生理與心理狀態,實驗前中後,也都進行相關認知能力測試。

33歲的志願參與實驗者隆松表示:「感覺好像在人生中,有一次機會按下暫停鍵,我們終於有一次可以停下來過生活,做自己的事,這很棒。」

37歲志願參與實驗者弗朗蘇瓦則表示:「我有一種強烈的渴望,發自內心的渴望離開洞穴,內心深處感覺我必須要出去,雖然我是自願來的,但身體感覺我受到壓迫,理智上我感覺很好,我跟所有成員關係都很好。」

志願者雖然很開心重新跟彩色多元的世界連結,但一時也不太習慣吵雜的人群,汽車噪音,有人感覺似乎在洞裡待久一點也無所謂。

這個名叫「深度時間」的實驗,是法國的人類適應研究所耗資140萬歐元所進行,創辦人克洛特認為,新冠疫情封鎖期間,大量民眾生活步調徹底翻轉,有必要研究時間與空間感遽變對人類身心的影響,而這也能幫助未來長期太空任務,核潛艇或極地科學研究,這類缺乏自然光照調節生理機能的人員,此外對神經認知研究,像是阿茲海默症,或內耳問題導致定向力障礙的暈眩症,也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