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與產學研合作創阿茲海默症血液檢驗法 只要6CC血液就能精準診斷
賴淑敏 蔣龍祥/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創新醫療又有重大突破,台大醫院耗時10年與產學研合作,開發全球首創「阿茲海默症血液檢驗方法」,只要6CC的血液,就能精準診斷是否罹患阿茲海默症,也就是俗稱的失智症,準確度高達八成五。這項創新技術,在去年底已獲得衛福部食藥署審查通過,正式成為臨床使用的醫療器材。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邱銘章解釋,「它是利用磁珠,然後呢,去加上一個抗體,然後再去偵測那些蛋白,所以我們利用超導的方式,所以你只要有很少很少的物質,濃度很低的物質,結合在磁珠上面,我們就可以偵測知道。」
台大醫院花了10年時間,利用廠商的超導科技,開發出超靈敏的免疫磁減量技術,能精準地測量出血液中「類澱粉蛋白」與「濤蛋白」的含量,並證實這兩種蛋白質濃度高低,可以用來評估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傳統使用正子斷層造影等檢測工具較為安全,可避免輻射線暴露的疑慮。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邱銘章表示,「磁振造影畢竟,不管是健保還是個人來講,它的費用就是比較高嘛。那這個血液當中的好處,當然是你今天你只要袖子一捲起來抽個血,幾CC的血就可以去做檢驗了。」
台大醫院表示,台灣失智症患者已占老年人口8%,將近30萬人,若能及早確診、及早介入治療,不僅可延緩大腦退化速度,也可減輕照顧者的負擔。而這項創新技術,去年底已獲得衛福部食藥署審查通過,正式成為臨床使用的醫療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