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男到烏克蘭找代理孕母求子 因疫情滯留向外交部求助
陳淑敏 王德心 王興中/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有一名呂姓男子前往烏克蘭,要找代理孕母求子,好不容易成功之後,卻因為疫情影響滯留三個月,因此拍攝影片向外交部求助。外交部呼籲,要找代理孕母,還是要經由合法程序辦理,會在情、理、法之內,提供人道協助。目前台灣的人工生殖法修法還沒有完成,有婦產科醫學會主張是以「非商業代孕」,來避免婦女剝削問題。
懷裡的嬰兒哭鬧不停,呂先生遠赴烏克蘭找代理孕母求子,好不容易當了爸爸,卻因新生兒護照申請卡關,滯留在烏克蘭三個月,於是拍影片向外界求助。
當事人呂先生說:「要我把小孩子丟這邊,然後我自己回去,再跑法院,再去辦認養這些程序,至少要花上七八個月以上,我真的非常捨不得,把自己小孩子都已經會認人了,然後丟在這裡。」
呂先生指出,受到疫情影響當地公務機關停擺,孩子身分還沒辦法得到烏克蘭政府驗證,要求他必須先回國辦理認養。外交部表示,新生兒在身分未驗證前要取得護照,與現行規定不符,但已經提出人道協助。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回應,「呂先生他這個請求與我們現行規定不符,如果國人要到海外去生小孩,不論透過代理孕母等方式,都還是要透過法定程序,來辦理相關文件證明。」
我國代理孕母法爭議二十多年,有立委提出人工生殖法修法,去年五月一讀後,至今沒進度。
懷裡的嬰兒哭鬧不停,呂先生遠赴烏克蘭找代理孕母求子,好不容易當了爸爸,卻因新生兒護照申請卡關,滯留在烏克蘭三個月,於是拍影片向外界求助。
當事人呂先生說:「要我把小孩子丟這邊,然後我自己回去,再跑法院,再去辦認養這些程序,至少要花上七八個月以上,我真的非常捨不得,把自己小孩子都已經會認人了,然後丟在這裡。」
呂先生指出,受到疫情影響當地公務機關停擺,孩子身分還沒辦法得到烏克蘭政府驗證,要求他必須先回國辦理認養。外交部表示,新生兒在身分未驗證前要取得護照,與現行規定不符,但已經提出人道協助。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回應,「呂先生他這個請求與我們現行規定不符,如果國人要到海外去生小孩,不論透過代理孕母等方式,都還是要透過法定程序,來辦理相關文件證明。」
我國代理孕母法爭議二十多年,有立委提出人工生殖法修法,去年五月一讀後,至今沒進度。
根據提案,要申請代孕生殖,必須因為婦女身體缺陷、沒有子宮或罹患重大病症、懷孕有危及生命之虞,才能申請。而且不得使用代孕者之卵子、代孕者配偶之精子。在互助原則下,支付主管機關訂定金額、給予營養費用等。
但婦權團體憂心,一旦開放會有「子宮商品化」疑慮,立法院法制局報告就建議,用「無償方式代孕」。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認為,「也許他的代孕過程當中是一種無償式的,只能做一次到兩次左右,而不是要代孕者做五六七八次,那就變成工具化,從這個方式去比較嚴格限制,不要讓台灣的代孕走向美國商業化途徑。」
婦產科醫學會表示,在少子化浪潮,樂見代理孕母修法通過,學界也主張以「非商業代孕」模式,給予代理孕母基本營養費用、醫療費用等,更需建立完整信託功能。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認為,「也許他的代孕過程當中是一種無償式的,只能做一次到兩次左右,而不是要代孕者做五六七八次,那就變成工具化,從這個方式去比較嚴格限制,不要讓台灣的代孕走向美國商業化途徑。」
婦產科醫學會表示,在少子化浪潮,樂見代理孕母修法通過,學界也主張以「非商業代孕」模式,給予代理孕母基本營養費用、醫療費用等,更需建立完整信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