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管轄權不及日本 韓法院駁慰安婦案
徐家仁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有關日韓之間的二次大戰慰安婦相關訴訟,韓國首爾的中央地方法院今天裁定,認為韓國的司法管轄權不及於日本政府,同時,16名原告當中,已經有9人從當初日韓合作設立的基金領取補償,因此駁回原告所提出的訴訟。
這次的訴訟是由李容洙等前慰安婦,與已故者家屬總共20人在2016年所提出。針對二次大戰期間,朝鮮族婦女擔任日軍慰安婦,所遭受的痛苦經歷,要求日本政府賠償的總額達30億韓元。由於日本政府堅持,韓國的司法管轄權不及於日本,因此從未派代表出席審理過程。
首爾中央地方法院21日公布的裁定指出,根據國際慣例與最高法院過去的判例,日本政府不在韓國的司法管轄權範圍內,因此不能同意對日本提出損害賠償。裁定書還指出,日韓雙方在2015年簽署協議,設立慰安婦補償基金,雖然現任總統文在寅上任後,被韓方片面解散,但原告當中的16名前慰安婦,包括已故者在內,有9人從基金領取了補償,因此裁定駁回原告所提訴訟。
原告律師代表李尚慧說:「針對裁定,我再次表示遺憾,這不符合保障慰安婦人權的原則。」
日本政府則低調表示,要再研究韓方的裁定內容。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表示,這和今年1月8日同法院的裁定不一致,日本需要再檢視其細節,目前無法做出任何評論。
今年1月8號,同樣的首爾中央地方法院,針對另一組原告所提的類似訴訟,判決日本政府必須賠償每名原告一億韓元,大約相當於新台幣251萬元,同時訴訟費用也必須由日方負擔。
韓方原告律師代表金康元在今年1月8日表示,這些前慰安婦經歷的人權迫害,猶如當年納粹迫害猶太人一樣。
不過到了3月下旬,首爾中央地院發文給原告指出,如果為了確保原告可以拿到賠償金,而扣押日本政府在韓國的財產,恐有違反國際法之虞。
對於4月的這起裁定,儘管法院宣稱是基於司法管轄範圍的問題,但法新社的分析指出,在美日高峰會、美韓高峰會先後登場的時刻,這項裁定可視為日韓關係解凍的指標。
有關日韓之間的二次大戰慰安婦相關訴訟,韓國首爾的中央地方法院,今天裁定,認為韓國的司法管轄權不及於日本政府,同時,16名原告當中已經有9人,從當初日韓合作設立的基金領取補償,因此駁回原告所提出的訴訟。(圖/美聯社)
這次的訴訟是由李容洙等前慰安婦,與已故者家屬總共20人在2016年所提出。針對二次大戰期間,朝鮮族婦女擔任日軍慰安婦,所遭受的痛苦經歷,要求日本政府賠償的總額達30億韓元。由於日本政府堅持,韓國的司法管轄權不及於日本,因此從未派代表出席審理過程。
首爾中央地方法院21日公布的裁定指出,根據國際慣例與最高法院過去的判例,日本政府不在韓國的司法管轄權範圍內,因此不能同意對日本提出損害賠償。裁定書還指出,日韓雙方在2015年簽署協議,設立慰安婦補償基金,雖然現任總統文在寅上任後,被韓方片面解散,但原告當中的16名前慰安婦,包括已故者在內,有9人從基金領取了補償,因此裁定駁回原告所提訴訟。
原告律師代表李尚慧說:「針對裁定,我再次表示遺憾,這不符合保障慰安婦人權的原則。」
日本政府則低調表示,要再研究韓方的裁定內容。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表示,這和今年1月8日同法院的裁定不一致,日本需要再檢視其細節,目前無法做出任何評論。
今年1月8號,同樣的首爾中央地方法院,針對另一組原告所提的類似訴訟,判決日本政府必須賠償每名原告一億韓元,大約相當於新台幣251萬元,同時訴訟費用也必須由日方負擔。
韓方原告律師代表金康元在今年1月8日表示,這些前慰安婦經歷的人權迫害,猶如當年納粹迫害猶太人一樣。
不過到了3月下旬,首爾中央地院發文給原告指出,如果為了確保原告可以拿到賠償金,而扣押日本政府在韓國的財產,恐有違反國際法之虞。
對於4月的這起裁定,儘管法院宣稱是基於司法管轄範圍的問題,但法新社的分析指出,在美日高峰會、美韓高峰會先後登場的時刻,這項裁定可視為日韓關係解凍的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