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擬納管 需掛牌、投保責任險

電動自行車納管有望,目前法規僅規定車輛必須檢驗合格後才能上市,但無罰則。而目前無車牌,若違規也無法「以車追人」,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提案修法,要求交通部儘速針對電動自行車納管、掛牌,以及強制投保。

騎著電動自行車,載貨穿梭,批發市場裡不少店家以此作為代步工具。電動自行車價格較機車便宜,速度比自行車快,短程代步很方便,因此普及率高。如今立委提案修法,希望納管掛牌,強制投保責任險,方便管理。

有民眾認為,「OK啊,這樣出事的話,或者車子不見的話也可以找得到,因為我的曾經不見過。」但也有民眾認為,「那很麻煩啊,那就乾脆騎摩托車了啊。」

電動自行車不用考照,但也衍生違規停車,以及改裝問題。立委揭露,法規明定速度不能超過25公里,但有民眾將車改裝,速度逼近100公里,但因為沒有掛牌,難以取締,而去年只有一件超速取締案件。立委認為,除了掛牌才能上路,還要限制騎乘年紀。而「電動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也應該要在修法時正名,避免混淆。

交通部次長陳彥伯回應,「要登記為電動輔助自行車的話,一定要長成像現在腳踏車的這個樣子才可能。那如果像你看一下左邊的電動,現在左邊這個樣子的車子,爾後要把它登記為電動輔助自行車,這是我們不允許的。」

針對修法要納管掛牌,不少電動自行車業者表態贊成,認為對販售「合格電動自行車」的業者,也是一大保障,避免市面上有未檢驗合格的商品低價搶市。不過,業者也坦言,不少外籍移工會共用電動自行車,未來就算掛牌也不好管理,這部分則需要研擬配套措施。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