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剛從美國返台,方元沂到文大法律系任教,為了栽培同學到國際法庭辯論,他在碩班和大一的國際公法,採全英文授課。
文大法律系教授方元沂指出,「可能全班70個同學裡面,大概只有5個同學他能夠跟上,就完全全英文,有一部分同學是聽不懂,後面的同學可能就根本很難去吸收這樣子。」
學士班學生幾乎跟不上,嘗試半年後,方元沂改採先英文再中文,不過碩班小班制,英文程度較一致,推行上沒太大問題。
文大校長徐興慶表示,「我們在跨領域(課程)裡面,我們希望有一些是全英的課程,我也不覺得說任何一個課程都必須用英文來授課。」
文大認為要推動全英語授課,得視學生程度分流,得循序漸進,各大學有各自的策略。南台灣的中山大學2019確定,要在今年八月推動「全英語授課」十年計畫,透過增聘外師等配套,要讓研究所至少開出6門全英語課程,大學部部分通識採全英文授課。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提到,「我們目前每一年的通識教育,全英文的上課有二、三十個,今年九月進來的大一新生,我們就有電機系跟機械系,還有化學系是全英文上課。」
由於教育部研擬三階段推動高教雙語教育,若全英文課程達一定比例將給予補助。鄭英耀說,會提出申請,期待更多經費挹助,提升雙語環境,學生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