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嬌生新冠疫苗皆傳血栓 李秉穎:難立判與疫苗因果關係

新冠AZ疫苗明天開始將擴大給中央及地方防疫人員施打,目前已有10縣市首長表態願意帶頭施打。指揮中心表示疫苗的有效期限具有展延姓,不過國內專家提醒,有效期限展延需要疫苗廠的安定試驗報告才可。

國內目前取得的兩批AZ疫苗,即將在5月底和6月15日到期,為了加速疫苗接種的速度,指揮中心研擬開放有出國需求者自費施打,初步規劃以一萬劑為目標。但是疫苗來不來得及如期打完,仍是個問號,指揮中心回應疫苗有效期限具有展延性,但專家也說,展延有效期限並不是單方面就能做決定。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常務理事李秉穎說明,「如果說雖然疫苗的本質在存放一段時間後並沒有變質,但是疫苗廠並沒有針對疫苗的保存效期,去做安定性試驗的話,那麼可能就是疫苗效期到了就必須作廢,據我所知現在是還沒有看到有廠商針對疫苗的效期做延展的動作。」

新冠疫苗研發時間短,導致疫苗廠安定性試驗數據不夠多,而外界也同樣質疑疫苗施打後的副作用。繼AZ疫苗可能產生血栓副作用後,美國嬌生公司所研發的疫苗傳出有四人出現異常血栓的症狀,其中1例死亡,歐洲藥品管理局已經展開調查。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常務理事李秉穎分析,「嬌生的疫苗跟我們的AZ疫苗都是腺病毒載體的疫苗,那腺病毒載體以前在做基因治療的時候,它本身就有會引起血小板低下的一個不良反應,所以血栓的形成是不是腺病毒載體疫苗共同的不良反應,需要進一步觀察,不過它理論上是有可能的。」

李秉穎表示,受到干擾因素影響,也可能產生血栓,另外老人動脈硬化或女性使用賀爾蒙治療以及服用避孕藥也會增加血栓的發生率,所以如果打了任何疫苗後有血栓的通報案例,都沒有辦法立即判斷因果關係,未來仍需要觀察評估。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