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的記者會先是報上一個大喜訊,強調在疫情舒緩之下,全球經濟的成長幅度,比3個月前的預測更加樂觀。
IMF首席經濟學家姬塔戈比娜強調:「即使疫情變化仍有不小的變數,這公衛與經濟危機的盡頭已越來越近。」、「我們預測全球經濟復甦,將比1月時預測的要強勁。2021年的全年成長將達6%,2022年也會有4.4%。」
專家指出,先進國家迅速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並展開接種的工作,有助舒緩疫情。同時這些國家也相對而言,更積極也更有能力推動振興經濟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中這前兩大經濟體,在美中兩國帶動下,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值得以向上修正。
不過,西歐、日本等先進國家又傳出新的疫情,而開發中國家除了中國之外,多數在疫情摧殘下已經沒有能力推動振興措施。這些都可能成為後疫情時代、抵銷經濟復甦的負面能量。
IMF首席經濟學家姬塔戈比娜指出:「疫情遲遲不能解決,變種病毒又抵銷疫苗功效,可能造成成長預測大幅下修。而各國復甦步調不一帶來的金融風險,就是美國可能無預警升息。」
專家警告說,一旦美國利率上升,熱錢流入引發通貨膨脹失控,美國政府勢必放緩振興措施、甚至予以緊縮,這將使得全球經濟復甦趨向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