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一廠去年挖破冷卻水管 原能會:不涉安全但會開罰
林靜梅 吳嘉堡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平面媒體報導,台電核一廠去年12月21日發生工人不慎挖破冷卻水管事件,恐讓核電廠陷於核災風險,上午台電澄清,核一廠兩部機組皆已除役,事發當時冷卻系統正常運作,遭挖破的管路是屬於備用系統,在核安與冷卻上都沒有問題,不過原能會經過調查,表示雖不涉及安全問題,針對現場作業疏失,將開立五級違規。
水管上可見一個小洞,這就是去年12月21日,台電在核一廠施工挖破的水管,平面媒體接獲消息,指出台電委託中興工程顧問公司,檢查土壤地下水是否遭到輻射汙染,在核島區西南角進行開挖,結果挖破冷卻水管線,台電坦言有此事,但強調當天冷卻系統正常運作,挖破的是備用系統,若說會引發核災,恐怕有點誇張。
台電核能發電事業處長許永輝說:「的確太誇張了,這一套系統原來是在備用的狀態之下,它不在運轉,挖斷一套它還有五套備用,所以基本上在核安、在燃料的冷卻上是沒有問題的。」
水管上可見一個小洞,這就是去年12月21日,台電在核一廠施工挖破的水管,平面媒體接獲消息,指出台電委託中興工程顧問公司,檢查土壤地下水是否遭到輻射汙染,在核島區西南角進行開挖,結果挖破冷卻水管線,台電坦言有此事,但強調當天冷卻系統正常運作,挖破的是備用系統,若說會引發核災,恐怕有點誇張。
台電核能發電事業處長許永輝說:「的確太誇張了,這一套系統原來是在備用的狀態之下,它不在運轉,挖斷一套它還有五套備用,所以基本上在核安、在燃料的冷卻上是沒有問題的。」
台電表示,鑽探前有使用透地雷達去偵測,但雷達只能偵測2.5米,管路卻在4.8米深,所以才會不慎挖破,雖然核一廠兩部機組都已除役,冷卻水溫度約在攝氏30度左右不算高,但原能會調查後,仍認為有作業疏失,將開立違規程度較輕微的五級違規。
原能會核能管制處副處長高斌表示,現場作業這部分,沒有把地下埋管找出來,可能在台電公司溝通協調上,也有一些問題,這部分原能會會針對違失的部分進行開罰。
台電表示,管線挖破後改以人力開挖,花三天時間找到漏洞,找到洞之後,再花七天完成修補,台電強調事發後,有立即通報原能會駐核一廠視察員,原能會也表示過程都有掌握,針對外界質疑的訊息未公開、有黑箱疑慮,原能會表示虛心檢討改進。
原能會核能管制處副處長高斌表示,現場作業這部分,沒有把地下埋管找出來,可能在台電公司溝通協調上,也有一些問題,這部分原能會會針對違失的部分進行開罰。
台電表示,管線挖破後改以人力開挖,花三天時間找到漏洞,找到洞之後,再花七天完成修補,台電強調事發後,有立即通報原能會駐核一廠視察員,原能會也表示過程都有掌握,針對外界質疑的訊息未公開、有黑箱疑慮,原能會表示虛心檢討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