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薪科技解散後原班人馬赴中 工研院:經比對後無侵犯專利

日前平面媒體披露,工研院和漢民科技,共同投資的新創公司瀚薪科技,今年二月解散後沒多久,原班人馬就赴對岸創立上海瀚薪,台灣研發獨門技術,疑似遭到竊取流到中國。工研院長劉文雄表示,已把當年技轉給瀚薪的技術收回,比對後沒有侵犯事實。經濟部長王美花也說,當初技轉給瀚薪的是較前期專利,但立委批評,成熟的技術被整個拿走,卻自我安慰,技術沒被侵犯,官員這樣的心態,讓台灣半導體岌岌可危。
 
中國狂挖台半導體人才,號稱擁有碳化矽技術的「工研院最強獨角獸」瀚薪科技,竟在台解散後在對岸復活,成立了上海瀚薪,台灣研發獨家技術疑似遭對岸竊取,引發外界震撼。不過,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經比對後並無侵犯事實。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我們當年轉讓給它的技術專利,已經收回,比對的結果,那些專利完全沒有侵犯的事實。」

工研院最強獨角獸一夕變中資,立委認為關鍵技術被紅色供應鏈竊取,已是國安危機。劉文雄強調,已經把當年轉讓技術收回,如有任何違法工研院絕不寬容。王美花也說,瀚薪自己也有申請很多專利,經比對調查,是不同技術。

經濟部長王美花說明:「工研院當時技轉給他的是比較前期的一個專利,初步做一個比對,是不太一樣的技術了。」不過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質疑:「 自己安慰自己說,『還好啦,我的技術沒有被侵犯啦』,那整體台灣的半導體其實是岌岌可危。」

另外,針對中資惡意挖腳,有立委建議應修公司法,已過時法令條文應該加嚴防堵。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指出:「防範台灣的IC設計人才的外流,是否研擬公司法的修法?」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強制揭露最終的受益人上市公司的透明部份,那這個已經修進去了,中小型的公司它非常多是家族企業等等。」

工研院表示,瀚薪事件給了台灣一個警訊。現在要對核心專利積極追蹤,另外防堵方面,除了法人要完全遵守政府法規,內部也要有一些規範,包括人員保密規定、工作人員離職備忘錄等,將更嚴格執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