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原測試 從日常生活杜絕誘因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食物過敏是一連串複雜的反應過程、很多問題、醫學界到現在還沒有答案。目前很多醫院都可以幫民眾、進行過敏原測試、但是並沒有更積極的治療方法。而最近幾年、日本跟台灣都有學者在研究、利用食品科技、分解食物當中會引發過敏的蛋白,未來的研究成果值得期待。 每個試劑代表一種過敏原,在皮膚上測試,就知道自己會不會對特定食物過敏,這是現在很普遍的皮膚過敏原測試法,另外健保也給付血液過敏原測試,抽血可以檢驗上百種過敏原反應,而掌握個人過敏來源,除了盡可能遠離之外,現階段醫學並沒有更積極的治療。 醫師指出,食物過敏是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跟食物蛋白發生一連串的複雜反應,有些反應細緻到連醫學界也解不開。 為了解開食物過敏的謎,現在全球都有科學家投入研究,譬如在日本,有些人吃米會過敏,1980年代,東京大學就成功研發出一種減敏米,外表看起來跟白米沒什麼差別,但它少了讓人過敏的成分。 江文章教授,因為自己長年為過敏所苦,也投入研發食品的減敏效果,他在雄性小鼠身上實驗,發現糙薏仁對於改善小鼠過敏,就有明顯的效果。 這份研究,目前還在動物實驗的階段,對人體的效果還是未知,而當世界各地都有科學家投入食品過敏的研究,或許除了遠離過敏原,未來民眾的過敏症狀也可以獲得更積極的治療。公視新聞林珍汝徐啟峰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