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藝術交易熱潮 創下台幣19億元拍賣天價

不可替代代幣NFT,無論是十秒鐘動畫、迷因梗圖,甚至球賽經典畫面,用區塊鏈加密之後,都能變成獨一無二的NFT。一位數位藝術家用5000張電子動畫合輯NFT,最近就創下台幣19億元的拍賣天價,為這股數位淘金熱潮寫下驚嘆號。

貌似川普的大雕像倒臥在公園裡,過往行人視而不見,這幅名叫十字路口的十秒鐘動畫。二月下旬賣出了660萬美元,合台幣1.8億的驚人高價。簡單的網路動圖彩虹貓,拍賣價折合台幣高達1700萬元。NBA球星詹皇驚天扣籃畫面,也有粉絲花20萬美元,約合台幣570萬元,成為它的主人。

為什麼有人肯花大錢買這些網路上就可以免費欣賞,甚至無限拷貝複製的影像?因為這是當前最熱門的新型態數位資產——不可替代代幣NFT。
 
NFT是把數位資料用區塊鏈加密所造出來的,內含創作者數位簽名認證,也紀錄擁有者跟所有轉手交易紀錄,等於烙印了不可竄改的身分證。用乙太幣、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買進它,就像買下獨一無二,真品所有權的證明書。跟一般人所熟悉的鈔票、股票、金條等等,每一份都一樣等值的資產,完全不同。

藝術品收藏投資者羅德里格茲法瑞爾表示,「你到羅浮宮去幫蒙娜麗莎拍照,你取得了它,但沒有任何的價值,因為你跟它的出處或歷史毫無淵源。事實是,最重要的是它背後的東西。」

32歲收藏家羅德里格茲法瑞爾,去年十月買進網路藝術家Beeple的十字路口,五個月後轉手價飆漲為一百倍,足以證明NFT數位藝術市場的火熱。今年二月的交易額達到8600萬美元,去年同期還只有150萬。
 
現在連250年歷史的老牌拍賣行佳士得也加入戰局,推出史上第一筆NFT拍賣,作品自然也來自NFT界的先驅者Beeple,他真名麥克溫可曼,以後末世風格見長,2007年開始每天在社群網路發布一幅數位作品,佳士得拍賣他至今累積的前五千天創作拼貼合輯,結果拍出6930萬美元,約新台幣19億元的天價,創下當今在世藝術家作品的第三高。

雖然目前NFT規模還不大,市場非常小眾,但許多藝術家已經把它視為革命性的工具,因為數位創作缺乏實體,容易複製盜用,多半要跟品牌結合才能商品化。而NFT解決了真品認證,防止偽造等核心問題,還能讓創作者在作品每一次轉手出售,都獲得一定比例的利潤,為數位藝術創作開闢了一條更自由化,更平權的道路。

數位藝術家溫可曼表示,「我認為現在能收藏這些作品,把他們當作真正的藝術家看待,讓我感到無比興奮。」

除了被動收藏之外,NFT未來還有更靈活,更互動的可能性,比方說長期受盜版所苦的線上音樂影視,可望找到新出路,許多主流歌手已經發行NFT作品。

NFT早在2017年就以加密貓在遊戲界掀起過一波熱潮,近半年來持續加溫,成為區塊鏈技術的殺手級的應用,使用者認為這象徵著數位生活的轉變。疫情以來民眾居家時間大增,線上購物、課金打遊戲越來越普及,生活快速數位化,也越來越能接受摸不著的線上數位資產,甚至將它視為對抗通膨的工具,今年以來比特幣瘋漲是其中一個例子。
 
不過NFT短期直線暴衝的價格一樣不健康,可能潛藏泡沫化危機。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