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內戰十年 貧童被迫撿拾砲彈殼維生
王柏文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在敘利亞引起一波反政府的聲音,最後演變成一場長達十年的內戰。過去十年,ISIS和外國勢力不斷介入,局勢變得複雜,內戰一直無法結束,在戰爭期間出世的孩子,生活只有戰火與炸藥。
熟練的扛起一枚枚砲彈殼,集中在廢鐵廠的中央然後進行分類,這是住在敘利亞北部、年僅九歲的馬利克,每天的例行公事。
敘利亞內戰頻傳,撿拾廢棄砲彈成為當地孩童的童年記憶。
敘利亞男童 阿卜杜勒卡里姆說:「我們在廢棄車子的附近玩耍,主要工作是分類彈殼,有時我們會遇到未爆彈,我們會感到驚恐,因為隨時都有可能爆炸。」
大他一歲的表哥對於火箭彈、迫擊砲彈、重型機槍子彈、集束炸彈,都瞭若指掌。因為長期的內戰,他們被迫流離失所,如今得靠這些廢料維生。
廢料廠老闆耶尼德表示,「阿塞德政權下,用來殺人和犯罪的工具,對這裡人來說已轉變為謀生工具。」
只是,並非所有人都如此幸運,距離首都大馬士革10公里的城市杜馬,當地的NGO指出,光在這裡就有7000多位單親兒童,他們的父親死於內戰。
杜馬孤兒之友慈善協會主任巴戈特指出,「至於這些孩子的心理狀態,由於他們是在戰爭中出生和長大,介於5歲到15歲之間,他們一生都生活在戰爭中,所以心理狀態非常非常糟。」
敘利亞內戰十年過去了,戰爭帶來的後遺症衝擊整個世代。聯合國指出,敘利亞有多四分之一的兒童身心受創,親友離世讓孩童面臨極大壓力和不確定。另外國內四成學校遭毀損,教育被犧牲,武裝部隊甚至招募十五歲以下的童兵。
這場內戰的導火線始於2010年底,一場追求民主自由的運動「阿拉伯之春」,抗議行動從突尼西亞開始,迅速點燃北非和中東地區。當時敘利亞國內,高失業和高壓的環境下,反政府團體也走上街頭,要求阿薩德下台。
2011年3月15日,示威者與安全部隊的衝突逐漸升級,敘利亞總統阿塞德下令鎮壓,讓這場民主運動變了調。政府開始非不人道手段對待反抗軍,甚至出動化武。
美國和歐盟宣布抵制,試圖在聯合國通過阿薩德制裁案,但俄羅斯和中國多次行使否決權。在土耳其、伊朗、庫德族、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多組勢力矛盾交織下,發生在敘利亞的戰事已經超出內戰,更像一場地緣政治爭奪戰。
聯合國敘利亞特使裴凱儒強調,「世界未能成功幫助敘利亞人,從秘書長稱之為活生生的惡夢中解救出來,我對於聯合國未能調解成功,終止所有衝突及悲劇的發生,表達我最深切的遺憾。」
戰爭不只打擊當地的經濟發展,古文明遺跡也遭無情戰火摧殘。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統計,10年來已有1.2萬名兒童死傷,並造成38萬人死亡,至少500萬居民被迫逃離家園成為難民。如今在新冠疫情的夾攻下,更加民不聊生。
敘利亞女童貝度恩說:「我希望敘利亞可以恢復從前,沒有任何炸彈,這樣我就可以回去了。」
六歲小女孩口中說出的是無數的敘利亞人心中最深切的期盼,曾經的天國之城,如今因為內戰成為人間煉獄。只是敘利亞的內戰在短期內,恐怕還無法結束,當地的重建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殺人與犯罪的武器,成為孩童的謀生工具。
熟練的扛起一枚枚砲彈殼,集中在廢鐵廠的中央然後進行分類,這是住在敘利亞北部、年僅九歲的馬利克,每天的例行公事。

敘利亞男童 阿卜杜勒卡里姆說:「我們在廢棄車子的附近玩耍,主要工作是分類彈殼,有時我們會遇到未爆彈,我們會感到驚恐,因為隨時都有可能爆炸。」
大他一歲的表哥對於火箭彈、迫擊砲彈、重型機槍子彈、集束炸彈,都瞭若指掌。因為長期的內戰,他們被迫流離失所,如今得靠這些廢料維生。
廢料廠老闆耶尼德表示,「阿塞德政權下,用來殺人和犯罪的工具,對這裡人來說已轉變為謀生工具。」
只是,並非所有人都如此幸運,距離首都大馬士革10公里的城市杜馬,當地的NGO指出,光在這裡就有7000多位單親兒童,他們的父親死於內戰。
杜馬孤兒之友慈善協會主任巴戈特指出,「至於這些孩子的心理狀態,由於他們是在戰爭中出生和長大,介於5歲到15歲之間,他們一生都生活在戰爭中,所以心理狀態非常非常糟。」
敘利亞內戰十年過去了,戰爭帶來的後遺症衝擊整個世代。聯合國指出,敘利亞有多四分之一的兒童身心受創,親友離世讓孩童面臨極大壓力和不確定。另外國內四成學校遭毀損,教育被犧牲,武裝部隊甚至招募十五歲以下的童兵。
這場內戰的導火線始於2010年底,一場追求民主自由的運動「阿拉伯之春」,抗議行動從突尼西亞開始,迅速點燃北非和中東地區。當時敘利亞國內,高失業和高壓的環境下,反政府團體也走上街頭,要求阿薩德下台。
2011年3月15日,示威者與安全部隊的衝突逐漸升級,敘利亞總統阿塞德下令鎮壓,讓這場民主運動變了調。政府開始非不人道手段對待反抗軍,甚至出動化武。
美國和歐盟宣布抵制,試圖在聯合國通過阿薩德制裁案,但俄羅斯和中國多次行使否決權。在土耳其、伊朗、庫德族、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多組勢力矛盾交織下,發生在敘利亞的戰事已經超出內戰,更像一場地緣政治爭奪戰。
聯合國敘利亞特使裴凱儒強調,「世界未能成功幫助敘利亞人,從秘書長稱之為活生生的惡夢中解救出來,我對於聯合國未能調解成功,終止所有衝突及悲劇的發生,表達我最深切的遺憾。」
戰爭不只打擊當地的經濟發展,古文明遺跡也遭無情戰火摧殘。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統計,10年來已有1.2萬名兒童死傷,並造成38萬人死亡,至少500萬居民被迫逃離家園成為難民。如今在新冠疫情的夾攻下,更加民不聊生。
敘利亞女童貝度恩說:「我希望敘利亞可以恢復從前,沒有任何炸彈,這樣我就可以回去了。」
六歲小女孩口中說出的是無數的敘利亞人心中最深切的期盼,曾經的天國之城,如今因為內戰成為人間煉獄。只是敘利亞的內戰在短期內,恐怕還無法結束,當地的重建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