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永和山水庫見底 水底「永安橋」重見天日
林健生 彭煥羣/苗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苗栗的永和山水庫,蓄水率不到一成,以往被淹沒的永安橋、村莊、土地公廟都重見天日。而中部也有多個水庫,蓄水率跌破一成。水利署表示,行政院已核准通過25億的抗旱2.0計畫,會再增加16.8萬噸水源,力保5月底前民生不缺水。
跟著居民探訪苗栗永和山水庫,底部已經龜裂見底,看起來好像月世界。而這座永安橋淹沒40年,因為這次乾旱重見天日。
在地民眾林桔春說:「之前這邊是住了滿多戶人家,(這座橋)是為了他們要過小溪方便來使用的,太乾旱了,乾旱到從來我看40、50年來,沒有這麼乾旱過。」
在地民眾說,40多年前永安橋下有條溪流,聚落跟著形成,之後因為永和山水庫興建,永安橋沉入水底。而當時的村落遺跡,甚至遷移前的土地公廟,也在最近浮出水面,不少遊客趕來目睹罕見景象。
當地民眾說:「網路人家po,我是從上面看到,路過才知道,有耶,我才下來看看。」
雖然拍照拍得開心,但是水情卻越來越不樂觀。根據水利署19日的觀測資料,截至下午三點,新竹的寶山二水庫蓄水率只剩9.64%,苗栗的永和山和明德水庫蓄水率也不到一成。而負責大台中地區供水的德基水庫,蓄水率更只剩下7.07%,如果水位繼續降到1325公尺以下,供水就會出問題。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明,「到五月底前,我們民生跟產業用水都能夠供水順利。各項節水措施會依照燈號來落實,未來(再不下雨),在紅燈地區就會來實施分區供水。」
包括竹苗中和北彰化,以及嘉義台南,水情燈號都是減量供水的橙燈。目前中南部水情還是沒有緩解跡象,行政院已經通過25億的抗旱2.0計畫,預估六月底前每天增加16.8萬噸水源,也力保五月下旬前,民生用水不缺的目標。
跟著居民探訪苗栗永和山水庫,底部已經龜裂見底,看起來好像月世界。而這座永安橋淹沒40年,因為這次乾旱重見天日。
在地民眾林桔春說:「之前這邊是住了滿多戶人家,(這座橋)是為了他們要過小溪方便來使用的,太乾旱了,乾旱到從來我看40、50年來,沒有這麼乾旱過。」
在地民眾說,40多年前永安橋下有條溪流,聚落跟著形成,之後因為永和山水庫興建,永安橋沉入水底。而當時的村落遺跡,甚至遷移前的土地公廟,也在最近浮出水面,不少遊客趕來目睹罕見景象。
當地民眾說:「網路人家po,我是從上面看到,路過才知道,有耶,我才下來看看。」
雖然拍照拍得開心,但是水情卻越來越不樂觀。根據水利署19日的觀測資料,截至下午三點,新竹的寶山二水庫蓄水率只剩9.64%,苗栗的永和山和明德水庫蓄水率也不到一成。而負責大台中地區供水的德基水庫,蓄水率更只剩下7.07%,如果水位繼續降到1325公尺以下,供水就會出問題。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明,「到五月底前,我們民生跟產業用水都能夠供水順利。各項節水措施會依照燈號來落實,未來(再不下雨),在紅燈地區就會來實施分區供水。」
包括竹苗中和北彰化,以及嘉義台南,水情燈號都是減量供水的橙燈。目前中南部水情還是沒有緩解跡象,行政院已經通過25億的抗旱2.0計畫,預估六月底前每天增加16.8萬噸水源,也力保五月下旬前,民生用水不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