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陽光電城斥資四億發電不如預期 擬改建原民文創館

溫嘉楷 / 花蓮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東大門夜市旁有一棟2009年花蓮縣府向中央爭取四億打造的陽光電城,但因發電不如預期、荒廢已久,花蓮縣府計劃要改建成原住民文創館,活化地方產業。

來到花蓮市的東大門夜市,一旁這棟像是工廠的建築,就是花蓮縣政府在2009年耗資四億所興建的陽光電城,使用不到幾年,因發電不如預期停擺,現在縣府又要花4000萬改成原住民文創館,民眾看法兩極。

觀光客邱先生認為,「那既然是閒置,當然應該要重新讓它使用。」在地民眾則說:「很浪費啊,因為好不容易花了四億多,然後又要拆掉。」

縣府原民處表示,陽光電城當初是營建署以洄瀾之星專案補助,因有使用年限不可隨意拆除,才導致閒置,經協調後已經獲得內政部同意可修改部分結構,要打造一間旗艦型的原住民文創館。

花蓮縣政府原民處長陳建村說明,「老舊有安全疑慮,報廢年限在10年以下的部分,是可以改造,讓它未來比較利於讓原住民文創業者進入。」

但附近專門販售古物、玉石、五金的攤販卻認為,如果只開放原住民產業進駐,那其他族群該怎麼辦。

攤販許先生認為,「那閩南人呢?外省人呢?還有新住民呢?你花4000萬,就讓人家看怎麼樣,去擺擺攤什麼啊。」

攤販鄭先生則說:「大家統一都可以使用啦,你光原住民沒有什麼市場啊!」

對此縣府強調,因經費來自原民處,所以規劃進駐的對象當然是以原住民為主,且進駐老師都是文化藝術家,有手工藝、服飾、音樂、美食和舞蹈五大類,有別於一般攤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