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剩38公分 馬祖東莒軍方首實施西莒水東運
黃子杰 陳信隆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馬祖東莒目前水庫水位只剩38公分,連江縣自來水廠跟軍方首度進行西水東運,從西莒運水到東莒,一天兩趟,每趟60噸。金門則遭逢50年最嚴重旱災,農水署鎖定金城鎮,研擬運用每天400多噸的放流水,來灌溉農作。
青帆碼頭蓄水槽送水到軍方的LCU登陸艇,要將6個10噸蓄水桶全補滿水,接著要從西莒跨島運水,送往東莒,航程20分鐘。因為東莒水情告急,還是馬祖各島中唯一無海水淡化廠的島嶼,仰賴水井取水,但水庫水位僅剩38公分,對此軍方啟動抗旱救災模式,採取「西水東運」,緩解東莒用水問題。
連江縣自來水廠長陳美金表示,「我們井水本來抽取量有180噸,目前大概抽取量只有80噸,東莒的平均用水量大概要120到140噸,中間的缺口,我們現在目前是由西莒的水來補過來。」
東莒水資源運補任務,一天兩趟,每趟運水60噸,暫定實施1個月。此外,金門則面臨50年最嚴重的旱災,去年降雨量只有476.5毫米,不到每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的一半。縣府表示民生用水目前無虞,也趕在雨季來臨前浚深95處農塘;灌溉用水的部分,中央在金沙鎮設置供應100公頃高粱田用水的灌溉示範區,成為抗旱的契機。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瑠公管理處長朱建偉指出,「種高粱事實上有1800公頃,我們現在只有處理100公頃金沙的部分,所以我們還要處理其他農民高粱的種植,所以一定要用到金城的水。」
金門縣府建設處農林科科長鄭向廷補充,「再生水每天的排放量其實它相當可觀,一天大概可能排出去有好幾千公噸,這個部分的話,其實我們農塘使用量沒有到那麼多,但是如果我們這些農塘挖好之後,能夠跟它串流管線做結合的話,其實就會對我們地區一些農業灌溉使用非常的方便。」
青帆碼頭蓄水槽送水到軍方的LCU登陸艇,要將6個10噸蓄水桶全補滿水,接著要從西莒跨島運水,送往東莒,航程20分鐘。因為東莒水情告急,還是馬祖各島中唯一無海水淡化廠的島嶼,仰賴水井取水,但水庫水位僅剩38公分,對此軍方啟動抗旱救災模式,採取「西水東運」,緩解東莒用水問題。
連江縣自來水廠長陳美金表示,「我們井水本來抽取量有180噸,目前大概抽取量只有80噸,東莒的平均用水量大概要120到140噸,中間的缺口,我們現在目前是由西莒的水來補過來。」
東莒水資源運補任務,一天兩趟,每趟運水60噸,暫定實施1個月。此外,金門則面臨50年最嚴重的旱災,去年降雨量只有476.5毫米,不到每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的一半。縣府表示民生用水目前無虞,也趕在雨季來臨前浚深95處農塘;灌溉用水的部分,中央在金沙鎮設置供應100公頃高粱田用水的灌溉示範區,成為抗旱的契機。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瑠公管理處長朱建偉指出,「種高粱事實上有1800公頃,我們現在只有處理100公頃金沙的部分,所以我們還要處理其他農民高粱的種植,所以一定要用到金城的水。」
金門縣府建設處農林科科長鄭向廷補充,「再生水每天的排放量其實它相當可觀,一天大概可能排出去有好幾千公噸,這個部分的話,其實我們農塘使用量沒有到那麼多,但是如果我們這些農塘挖好之後,能夠跟它串流管線做結合的話,其實就會對我們地區一些農業灌溉使用非常的方便。」
農田水利署規劃金門三階段的用水計畫,目前鎖定金門最熱鬧的金城鎮,每天金酒40噸和家庭排放400噸的放流水,正研議讓處理過的放流水效用最大化,輸送到灌溉農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