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彈試爆50年 馬紹爾居民求償

五十年前的今天,美國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環礁,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核爆測試。而在試爆屆滿五十週年之際,包括比基尼島在內的馬紹爾群島居民,再度大聲疾呼,要求美國政府賠償他們在核爆之後所承受的傷害。 1954年的三月一號,一顆威力相當於幾千萬噸炸藥的氫彈,在西太平洋的比基尼環礁上引爆,讓馬紹爾群島的居民目睹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驚人景象。 (馬紹爾群島居民亞波:我看到某個東西升上去,我就說:哇,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太陽從西邊升起。) 不過他們當時都沒想到,這樣的奇特景觀竟然會成為他們一生中揮之不去的惡夢。由於試爆當天,放射性散落物升入天空的高度比預期的還要高。高空氣流並沒有把散落物帶到西面,而是吹向東方,降落到朗格拉普環礁一帶,使得當時仍未撤離的居民受到了嚴重的輻射影響。後來居民中普遍都出現了良性腫瘤或是惡性腫瘤的病徵。 從1946年到1958年之間,美國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67次核子試爆,其中有23次都是在比基尼環礁上進行。儘管在1946年,比基尼島的民眾就配合美國的計劃而撤離,可是當他們經歷過多次的遷移,在20年後重返家鄉時,卻發現放射性物質嚴重污染了當地的食物鏈。 美國政府提供的兩億七千萬賠償計劃已經在去年結束,可是馬紹爾群島上的核爆遺害卻仍未終結。美國教會人士以及馬紹爾群島居民都要求華府繼續提供補助,讓蒙受輻射遺害的居民有更好的醫療環境以及乾淨的家園,可是他們也清楚,在龐大的伊拉克支出下,美國國會實在很難想到其他的事務。 (比基尼民眾信託聯絡處尼丹瑟:拿到錢,並且讓(美國)國會了解他們在密克羅尼西亞中部的責任,實在很困難。) 儘管馬紹爾群島的民眾仍在耐心等待美國政府的回覆,但是他們也不諱言,如果美國政府不能履行當初的賠償承諾,他們將考慮走上法庭,為自己以及死去的民眾爭取公道。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