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資疑被訂房網外洩 民眾誤入假網銀遭詐騙19萬
薛宜家 林志堅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釣魚簡訊詐騙手法層出不窮,消基會接獲民眾投訴,個資疑似遭到訂房網站外洩,詐騙集團掌握被害者電話和銀行等個資細節,將消費者導入假冒銀行網銀的釣魚網站,騙走19萬。
莊先生去年中在訂房網站訂房,事隔兩個月,接到自稱是業者的電話,告知他訂單有誤,要核對刷卡。莊先生一開始也存疑,但對方告訴他會由銀行接洽,事後果然有自稱銀行行員打來,對方還將錢轉入網路銀行給他看,再要求他操作,結果被騙走十多萬。
被害者莊先生說:「我是網路跟ATM那邊雙管齊下,前後大概轉了四到五筆,總共金額大概累積起來是18到19萬。」
台大電機系教授林宗男分析,因為電子支付和網路支付普遍,這類犯罪手法多半是由駭客以釣魚網站取得受害者帳密,再用帳密登入,轉入小額金額取得消費者信任,最後改變綁訂手機的設定,把錢提走,呼籲主管機關要加強監理機制。
台大電機系教授林宗男表示,「騙到了民眾電子支付的帳號密碼之後,他會來就是綁定到人頭手機,我們也要呼籲金管會跟相關的電子支付業者,要馬上採取措施。」
消基會表示,刑事局今年1月27日到2月2日就收到89件假冒銀行釣魚簡訊的檢舉案件,其中25人最後帳號被盜,共損失518萬元。對此金管會呼籲,民眾若是接到有關帳戶的電話或簡訊,都要提高警覺,千萬不能依照簡訊指示,避免進入釣魚網站頁,也不要回撥電話,避免受騙。
莊先生去年中在訂房網站訂房,事隔兩個月,接到自稱是業者的電話,告知他訂單有誤,要核對刷卡。莊先生一開始也存疑,但對方告訴他會由銀行接洽,事後果然有自稱銀行行員打來,對方還將錢轉入網路銀行給他看,再要求他操作,結果被騙走十多萬。
被害者莊先生說:「我是網路跟ATM那邊雙管齊下,前後大概轉了四到五筆,總共金額大概累積起來是18到19萬。」
台大電機系教授林宗男分析,因為電子支付和網路支付普遍,這類犯罪手法多半是由駭客以釣魚網站取得受害者帳密,再用帳密登入,轉入小額金額取得消費者信任,最後改變綁訂手機的設定,把錢提走,呼籲主管機關要加強監理機制。
台大電機系教授林宗男表示,「騙到了民眾電子支付的帳號密碼之後,他會來就是綁定到人頭手機,我們也要呼籲金管會跟相關的電子支付業者,要馬上採取措施。」
消基會表示,刑事局今年1月27日到2月2日就收到89件假冒銀行釣魚簡訊的檢舉案件,其中25人最後帳號被盜,共損失518萬元。對此金管會呼籲,民眾若是接到有關帳戶的電話或簡訊,都要提高警覺,千萬不能依照簡訊指示,避免進入釣魚網站頁,也不要回撥電話,避免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