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首例打疫苗後死亡 專家:與疫苗關聯性低
賴淑敏 蔣龍祥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日本出現首例注輝瑞疫苗死亡事件,是否因疫苗引起還有待調查,不過我國專家認為,應該和疫苗關聯性較低。由於台灣也要開始注,專家建議政府應及早建立不良事件通報機制,避免錯誤訊息造成恐慌。
日本傳出首例接種新冠輝瑞疫苗後,發生「蜘蛛膜下腔出血」死亡案例,是否和施打疫苗有關,仍有待釐清。對此我國專家認為,「蜘蛛膜下腔出血」是一種急性出血性腦中風,主要原因是動脈瘤破裂所引起,有可能是個案本身就有疾病風險,和疫苗關聯性較低。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蜘蛛腦膜下出血」這跟血管阻塞比較沒有關係,它是一種有點像血管破裂出血,很少在打疫苗之後引起。他提到,打疫苗會引發比較強烈的免疫發炎反應,常見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有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等,較少發生出血性腦中風。由於台灣新冠疫苗即將開打,建議政府即早建立不良事件通報機制,第一時間和民眾溝通,否則很可能跟去(2020)年南韓接種流感疫苗死亡事件後,台灣出現緩打潮一樣。
黃立民也指出,台灣最快第一季可望開始接種新冠疫苗,不過由於數量少,加上各種疫苗保護力皆不同,要達到全人口六成覆蓋率,恐怕得等到2022年才有機會達到群體免疫效果。
日本傳出首例接種新冠輝瑞疫苗後,發生「蜘蛛膜下腔出血」死亡案例,是否和施打疫苗有關,仍有待釐清。對此我國專家認為,「蜘蛛膜下腔出血」是一種急性出血性腦中風,主要原因是動脈瘤破裂所引起,有可能是個案本身就有疾病風險,和疫苗關聯性較低。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蜘蛛腦膜下出血」這跟血管阻塞比較沒有關係,它是一種有點像血管破裂出血,很少在打疫苗之後引起。他提到,打疫苗會引發比較強烈的免疫發炎反應,常見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有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等,較少發生出血性腦中風。由於台灣新冠疫苗即將開打,建議政府即早建立不良事件通報機制,第一時間和民眾溝通,否則很可能跟去(2020)年南韓接種流感疫苗死亡事件後,台灣出現緩打潮一樣。
黃立民也指出,台灣最快第一季可望開始接種新冠疫苗,不過由於數量少,加上各種疫苗保護力皆不同,要達到全人口六成覆蓋率,恐怕得等到2022年才有機會達到群體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