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連19年人口負成長 各鄉鎮祭補助留人
陳奐宇 孟昭權/屏東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屏東縣從民國91年起,連續19年人口負成長。為了留人,也為了鼓勵生育,各鄉鎮紛紛祭出相關補助,其中又以里港鄉最大方,生第5胎的生育補助高達15萬元,而前幾天發出全鄉第一筆補助。不過也有公所坦言,補助不一定能提高生育意願,主要是希望照顧生育女性,吸引民眾將戶籍留在鄉內。
槍聲響起,一場別開生面的原民婚禮在屏東三地門舉辦,連續19年人口負成長的屏東,各鄉鎮祭出重賞留人,像三地門就是屏東首個發放結婚津貼的原鄉,另外還有生育補助可領。
屏東三地門鄉長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說:「生育津貼第1胎是補助1萬元,第2胎補助2萬元,第3胎補助3萬元,那如果你第3胎是雙胞胎,我們就補助6萬元。」
屏東縣33個鄉鎮市,目前僅剩內埔鄉未發放生育補助,其他第1胎補助從2千到3萬元不等;當中又以里港鄉最大方,第1胎3萬,後續倍數成長,第5胎可領15萬。
屏東里港鄉長徐國銘表示,「2020年的12月開始實施,今年是第1個發放第5胎。我相信說,在這個補助情況下,可以讓我們這些婦女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
去年12月實施,日前發出全鄉第一筆補助,但大多數民眾考慮後續養育問題,不敢嘗試。
里港民眾林小姐表示,「應該還是不會想要生到那麼多,(記者:為什麼?)因為15萬,你要養5個孩子也是不容易啊。」
里港民眾鄭媽媽說:「現在要生兩胎就很難了,生是一回事,重要的是後面養育那部分花的錢。」
生5胎負擔太重,但1、2胎民眾還是願意考慮;而在潮州鎮,108年初生兒僅有206位,但109年實施補助後,初生兒達到281位。
屏東潮州鎮公所主任秘書王建元說:「生育補助它不可能去促進想生孩子的欲望,但是當他想生孩子的時候,他就會把戶籍留在潮州。」
為有效利用資源,縣政府不重複發放生育津貼,而是把預算用在育兒津貼、學齡前照顧及課後照顧等,希望藉此減輕民眾負擔、增加民眾留在屏東的誘因。
槍聲響起,一場別開生面的原民婚禮在屏東三地門舉辦,連續19年人口負成長的屏東,各鄉鎮祭出重賞留人,像三地門就是屏東首個發放結婚津貼的原鄉,另外還有生育補助可領。
屏東三地門鄉長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說:「生育津貼第1胎是補助1萬元,第2胎補助2萬元,第3胎補助3萬元,那如果你第3胎是雙胞胎,我們就補助6萬元。」
屏東縣33個鄉鎮市,目前僅剩內埔鄉未發放生育補助,其他第1胎補助從2千到3萬元不等;當中又以里港鄉最大方,第1胎3萬,後續倍數成長,第5胎可領15萬。
屏東里港鄉長徐國銘表示,「2020年的12月開始實施,今年是第1個發放第5胎。我相信說,在這個補助情況下,可以讓我們這些婦女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
去年12月實施,日前發出全鄉第一筆補助,但大多數民眾考慮後續養育問題,不敢嘗試。
里港民眾林小姐表示,「應該還是不會想要生到那麼多,(記者:為什麼?)因為15萬,你要養5個孩子也是不容易啊。」
里港民眾鄭媽媽說:「現在要生兩胎就很難了,生是一回事,重要的是後面養育那部分花的錢。」
生5胎負擔太重,但1、2胎民眾還是願意考慮;而在潮州鎮,108年初生兒僅有206位,但109年實施補助後,初生兒達到281位。
屏東潮州鎮公所主任秘書王建元說:「生育補助它不可能去促進想生孩子的欲望,但是當他想生孩子的時候,他就會把戶籍留在潮州。」
為有效利用資源,縣政府不重複發放生育津貼,而是把預算用在育兒津貼、學齡前照顧及課後照顧等,希望藉此減輕民眾負擔、增加民眾留在屏東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