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試辦AI光達監測人流 感測範圍較大、成本相對便宜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台各大旅遊景點都陸續實施人流管制。基隆市府跟工研院等單位合作,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試辦AI光達人流感測,即時分析人流動態並提供區域監控。相關設備因為合約因素,現在已經拆除,但近期還會再裝設回去。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縣市的老街商圈和廟口等單位都陸續來接洽,希望能以更科技又便利的方式,做好防疫工作。
 
小小一顆黑色裝置,外表看來簡單,卻是基隆廟口夜市進行人流管控的秘密武器。
 
工研院量測中心資深研究員陳政憲解釋,「AI光達的方式,去做偵測。光達的話,它本身常常是用在這個自駕車,那我們是利用這個它每秒可以產生數十萬到數百萬個光點,這樣子的一個優點,去做一個人流的管制。它可以做到至少,半徑50公尺的偵測範圍。」

以AI技術,搭配自駕車常見的光達感測,可以掃描、量測出建築或人與人之間的相對距離,還可以把相關資訊轉成容易閱讀的數據資料、即時分析人流動態;只要一接近預設人數上限,就會顯示紅色,提醒後端管理人員。
 
跟現行常見的人臉辨識攝影、紅外線遮斷相比,感測範圍較大,成本也相對便宜,整條街裝設兩顆就足夠使用。

工研院量測中心資深研究員陳政憲表示,「管理階層或管理人員,只要能夠收到這個軟體它的一個跳出來的警示,他就可以即時去請這個交管人員或是警消人員去做一個管制。我們有歷史的資訊,其實我們可以去預估接下來半個小時,可能發生出來的人潮。」

基隆廟口仁三路攤販總代表謝文賢說:「大概是等疫情嚴重的時候,它才會再裝(視合約內容),政府他要做,我們就配合他做而已啊。」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台各大旅遊景點陸續實施人流管控。基隆廟口夜市從去年8月開始試辦AI光達人流感測,因為合約關係,會在近期重新裝設。
 
目前還有其他縣市的廟口和老街等商圈,洽談相關技術應用,希望能以更便利、智慧的方式,持續做好防疫工作。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