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搶先與澳媒達成付費協議 臉書妥協澳媒新聞重回FB

澳洲政府與臉書公司間的新聞內容付費爭論,23日出現戲劇化的轉折。在多國政府與微軟公司聲援,以及谷歌搶先與澳方達成協議之下,臉書公司接受澳洲政府的妥協方案,讓澳洲媒體的新聞內容得以重新登上臉書頁面。但美國法律學者認為,大型科技業與媒體集團固然兩蒙其利,但對於更加認真報導新聞的小型媒體和基層記者,幾乎沒有實質的幫助。
 
澳洲財政部長佛萊登伯格宣布,「澳洲的新聞將可重登臉書平台,臉書公司也承諾將秉持善意,與澳洲媒體業進行談判,以建立對於新聞內容付費的協議。」

從去年底澳洲政府準備提出法案,強制臉書等社群網路平台,在使用澳洲媒體內容時必須付費開始,臉書公司與澳洲政府之間,就不斷隔空放話,同時各種動作不斷。上個星期,臉書公司決定,禁止在平台上張貼分享任何來自澳洲媒體的新聞連結,甚至連澳洲消防署等緊急應變單位,也無法透過臉書頁面發布訊息。

事實上,去年美國大選前後,社群網路業者就口徑一致,封鎖絕大多數對民主黨陣營不利的消息,以及共和黨對於投開票過程的質疑聲音。當時其他各國政府都作壁上觀,社群平台毫無障礙達到目的。但同樣的命運很快降臨到其他國家,打算立法要社群網路業者付費的澳洲政府,成為美國選後第一個被開刀的對象。

不過,臉書公司想憑藉市場獨占地位,迫使澳洲政府屈服的構想踢到鐵板。不僅各國政府紛紛提出類似的構想或法案,搜尋引擎龍頭的谷歌,也搶先與澳洲媒體達成付費協議,同為IT大廠的微軟公司,公開聲援澳洲政府與媒體產業,讓臉書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1614146003p.jpg
日前臉書下架澳洲媒體的新聞連結,造成侵害言論自由的疑慮(圖片來源/公視新聞資料)。

然而就算臉書公司讓步,願意付費給新聞媒體,對於媒體的新聞專業有多大幫助?美國法律學者表達了悲觀的看法。

美國聖塔克拉拉大學科技法研究所長艾瑞克高德曼認為,「多數的錢不會到記者等從業人員手上,這也凸顯了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如果我們認為新聞界必須仰賴市場,產出的新聞就不見得是我們想要的。」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分析也指出,修正後的法案內容,強調先讓社群網路與媒體業者自行協商,協商不成才由政府介入仲裁。這固然會使社群平台與大型媒體集團互蒙其利,但更加認真報導新聞的小型媒體,在談判時會更顯得弱勢,任由社群網路業者宰割。
 
1614680300w.jpg
澳洲政府與臉書公司間的新聞內容付費爭論,日前臉書已接受澳洲政府的妥協方案(圖片來源/123RF)。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