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用水尖峰卻缺水 雲林輪灌盼度難關
王威雄/雲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雲林一期稻作計畫灌溉區農田,大約有1萬9千公頃,除休耕或轉作其它作物農田,實際面積約有1萬3千多公頃。現在正值春耕期,不論是翻土或者插秧播種,都需要大量水來灌溉,是用水尖峰期;但面對全台大缺水的情況下,雲林縣目前以輪灌方式,希望能安度這次難關。
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林內分處股長謝登畫解釋,「這個水可以供應到小渠道下游,不然的話,都是靠近渠道的先取水,上游永遠都有水,下游永遠沒水,所以要把渠道如果有十個,十個渠水門就輪流開輪流關。」
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指出,雲林灌溉區主要水源來自日月潭、濁水溪,管理處原本每日供給灌溉用水量80萬噸,但目前缺水必須減半,僅能供給40萬噸,並實施輪流灌溉,由各地工作站隨時巡察、調配水量。
雲林縣農業處處長吳芳銘說:「鼓勵旱作做為飼料玉米部分,以及我們希望進行高粱契作,這些部分縣府也會提供相關的獎助,也希望大家來進行這方面,同時做為農作物風險分擔。」
農業處表示,去年台灣沒有颱風大雨,造成台灣水情告急;農業大縣雲林一樣面臨春耕用水欠缺情況,現在透過輪灌紓解,一期稻作插秧已完成7成,但也呼籲農民需節約用水、加強農田管理度過這次缺水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