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蟲入菜在亞洲已經流行一段時間,在南韓有人將整隻乾燥的麵包蟲,放進巧克力餅乾;在香港也有人以麵包蟲炒時蔬。而歐洲食品管理局則在最近首度批准麵包蟲為新式食物,可以整隻乾燥後或磨成粉狀,合法添加在食品中。
歐洲食品管理局官員佛維利斯說:「在這次黃色麵包蟲的安全評估中,我們看到提議的用法包括製作餅乾、義大利麵、某些豆類菜餚、某些能量棒。」
評估人員說,麵包蟲作為食材的應用範圍很廣,從人造肉、香腸、菜餚到餅乾和飲料,都有人提案申請添加。
早在兩年前,荷蘭、比利時和德國就已搶先推出蟲蟲漢堡,雖然有些人認為吃蟲蟲很噁心;不過為了降低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並應付糧食不足危機,蟲蟲目前已經成了蛋白質重要的替代來源。以乾燥的麵包蟲為例,它的蛋白質含量約佔44%到69%,可以媲美魚肉,多年以來一直有專家推動把昆蟲做為食物原料。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顧問阿夫頓說:「昆蟲是有巨大潛力的飼料和食物,我們已看到昆蟲用來當動物飼料的發展,也能做成餐點和加工食品。」
麵包蟲通過歐洲食品安全局的評估後,只要再經執委會核准,就能正式成為安全無虞的新式食物,未來食安局也將陸續評估蟋蟀和蚱蜢作為食材的安全風險。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顧問阿夫頓說:「昆蟲是有巨大潛力的飼料和食物,我們已看到昆蟲用來當動物飼料的發展,也能做成餐點和加工食品。」
麵包蟲通過歐洲食品安全局的評估後,只要再經執委會核准,就能正式成為安全無虞的新式食物,未來食安局也將陸續評估蟋蟀和蚱蜢作為食材的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