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聞,總要配咖啡
你加入會員
我請喝咖啡
3/28 前成為會員 + 留言分享臉書貼文
就有機會享用美味咖啡
24H直播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天凌晨接近一點時,宜蘭外海短短兩分鐘內接連發生規模五以上有感地震,不少人被震醒。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示警,不排除是大地震的前震。強調過去規模五以上地震,每年平均18起,但今年才二月上旬,已發生8起,今年地震頻率恐怕比往年頻繁。也有地質學者提醒,宜蘭以西到台北,已好幾十年沒有規模較大能量釋放,要特別注意百年一次的「隱沒帶」地震。

台灣9日凌晨將近一點時,接連發生兩起規模五以上有感地震,根據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震央都位在宜蘭外海,屬於「隱沒帶」地震,研判是這個月7日凌晨,規模6.1地震的餘震。並強調今年規模超過5地震,從1月9日至今,32天已累積8起,認為除了是正常能量釋放以外,還有另一種可能,不排除可能是大地震的前震。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指出:「很多巨大型的地震都發生在所謂海溝,海溝型地震也就是隱沒帶,巨大型的地震我們在歷史上,這些規模超過8.5以上的地震幾乎都有前震,它的前震很多是不只一次。」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特聘教授李錫堤也認為,今年規模五以上地震,位置都在「和平海盆」附近,屬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擠壓的隱沒帶地震。而且地震次數變得更頻繁,規模都在五以上,是一種警訊,他說宜蘭東部外海地震,都有正常能量釋放,倒是台北外海,數十年來都沒有規模較大能量釋放。過去最大一次,發生在1909年,規模7.3地震,震央在新北市中和,李錫堤提醒北部地區民眾,恐須提防百年一遇的能量釋放。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特聘教授 李錫堤
宜蘭以西陸地的部份
這塊板塊卻是能量都還沒釋放
向西大概延伸到我們
台北盆地的西緣這一帶而已
我們整個台北盆地底下有這個板塊
它該發生地震 可是久久沒地震
這個反而是要小心的地方

學者表示,菲律賓海板塊,每年會由東南向西北方向,擠壓11公分,擠到地殼沒辦法承受,累積能量以地震波方式向外擴散,因為目前科技,無法在地震前準確預測,預告大地震是為了提醒民眾做好萬全準備,未雨綢繆。

 

你加會員 我請咖啡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