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2021疫後觀光轉型論壇 盼納建言

因應疫情影響、交通部舉辦「2021疫後觀光轉型論壇」,希望吸取產官學界建言,協助觀光產業轉型升級。出席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直言,台灣國內旅遊急需轉型,因為過去國旅是低品質代名詞:不但塞車、景點人擠人、公共廁所也做不好,疫情過後恐怕出現報復性出國旅遊。
 
遊客連騎機車也會塞車,這是去年國內大解封後出現的報復性出遊,大批旅客湧入綠島,民宿全滿、巷弄擠爆,旅遊品質下降。政務委員張景森上午出席跨部會觀光論壇,他當著交通部長林佳龍的面,直言台灣的國內旅遊有結構性問題。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說:「國民旅遊就等於低品質的代名詞,到處都是塞車,非常差勁的旅遊服務;擁擠的景點、塞車這一類的,連公共廁所都搞不好。」
 
實際走訪景點公共廁所,在平日遊客不多,還算是明亮整潔,不過有遊客說,確實在連續假日時,會有髒亂的感受,希望可以加強清理。
 
遊客認為,「比較多的垃圾,然後地上或者是有時候使用上,也會覺得衛生上面比較不合格。」、「清潔部分可能還是要比較頻繁一點,就越多人的地方就越要比較頻繁的去巡這樣。」

疫情前,台灣每年大約有一千八百萬旅次出國,創造八千億元產值,目前因為邊境封鎖,出國旅遊轉為國內旅遊。觀光學者直言,旅遊需求一直都在,因國際普遍預測跨國觀光要在2024年後才能恢復到過去水準,現在就是國內旅遊提升品質的機會點,觀光產業必須要思考跨業課題。

高雄餐旅大學教授劉喜臨認為,「在這個新冠疫情的過程裡面,很多產業它是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就像說這個運輸業、物流業,甚至在地的這些農特產產業,那我們今天在觀光產業如何跟這些產業去做結合。」

根據觀光局統計,去年約有80家旅行社撐不住退場,但也有100多家新成立的旅行社,投入國旅市場;疫情之下,旅遊市場大洗牌,業者出招搶客,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