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老庄溪建通道 助石虎避開路殺熱區

苗栗縣農業處在老庄溪打造2座野生動物通道,讓石虎不用與車爭道。14日苗栗傳出今年第一件石虎死亡案例,苗栗縣府希望透過生態防護措施,降低石虎路殺的發生。

苗栗14日傳出今年首起石虎死亡案例,民眾在苗栗縣通霄鎮通灣里的產業道路,發現死亡的小石虎,初步研判遭到犬隻攻擊的機率很高。根據苗栗縣府統計,2019年苗栗縣有24隻石虎遭路殺死亡,經加強設置生態防護設施等石虎友善措施,2020年石虎路殺降低到8隻。

苗栗縣農業處長陳錦俊說明,「我們在苗29(縣道)這邊有做圍網,還有在2河局所管轄的涵洞,我們也打開提供石虎夜間通行,在苗29(縣道)的部分,在109年幾乎沒有路殺的情形發生。」

苗栗縣的台3線與苗140縣道是石虎路殺熱區,而熱區內的老庄溪沿岸採三面光工法,不利於野生動物穿越,縣府興建2座野生動物通道,直接跨越老庄溪,要讓石虎可以從通道穿越,不用再危險與車爭道。

苗栗縣農業處保育科長張葦表示,「可以讓石虎或是其他野生動物穿越老庄溪的話,是不是有機會可以降低苗140(縣道)跟台三線這邊路殺的風險。」

對於縣府的努力,保育團體也表示肯定,但野生動物通道是否有成效,仍需要長期觀察,不能單憑一年的數據就下定論。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美汀認為,「我們做這樣的努力是不是有成效,可是這件事情就真的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判斷的,但是你只要有做努力,確實它在保育上確實就有它的功能。」

保育團體也呼籲,用路人經過石虎保育路段時,都應保持安全車速,就可降低石虎的路殺發生。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