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減量 雲縣186國中小「生廚餘」不外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雲林等待去化的垃圾量累積超過10萬公噸,為了要落實垃圾減量,現在全雲林縣共186所國中、小學生廚餘將不外運,由學校透過生態方法就地自行處理。以回歸環境中使用,助於資源循環再利用,降低垃圾處理負擔。
廉使國小學生表示,「有學到原來我們當垃圾的東西,可是給這些樹木植物卻是一個很好的營養。」
廉使國小校長林俊傑說:「把循環經濟的概念,把循環農業的概念把它放進來,因此我們今年特別把生廚餘這個區塊,特別把它提出來,當成我們的一個重點。」
雲林縣等待去化垃圾總量,累積超過10萬公噸。為了要落實垃圾減量,現在將從校園推動生廚餘不外運,先由虎尾廉使國小分享經驗,希望先降低校園垃圾量。
雲縣府教育處長邱孝文說明,「我們是所有國中小目前有186所,我們很多學校,其實他們都有示範,已經開始在操作;把這個操作的經驗推廣到各校去,現在全縣所有學校所有的生廚餘都不外運。」
教育處表示,廚餘是能回歸環境的資源,以堆肥方式有效將廚餘轉成有機質材料,透過讓學生操作過程,了解資源循環利用,扎根落實垃圾減量觀念。
雲林縣等待去化垃圾總量,累積超過10萬公噸。為了要落實垃圾減量,現在將從校園推動生廚餘不外運,先由虎尾廉使國小分享經驗,希望先降低校園垃圾量。
雲縣府教育處長邱孝文說明,「我們是所有國中小目前有186所,我們很多學校,其實他們都有示範,已經開始在操作;把這個操作的經驗推廣到各校去,現在全縣所有學校所有的生廚餘都不外運。」
教育處表示,廚餘是能回歸環境的資源,以堆肥方式有效將廚餘轉成有機質材料,透過讓學生操作過程,了解資源循環利用,扎根落實垃圾減量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