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這一張耶!有什麼保證?之前我們想說就是每個月存一點錢一點錢,然後就是老人如果身亡,就有一筆錢可以用,他需要的時候用不到。」會員張小姐控訴。三十多位的會員,聚集在台中市東英路上的中華家庭教育互助協會門口,要求互助協會還錢。
以喪葬互助為名義,每個月繳2100元會費,如果4年後死亡領回8萬利息及本金,比放銀行還划算,但這兩年來會員過世後,協會卻說要再等兩年後才能領到錢,引發會員不滿。
協會理事長兩手一攤,表示沒有新會員加入,老會員陸續死亡,入不敷出,只能延遲給付。但面對會員疑問,3200位會員每個月有6百多萬的收入,這數字怎麼算都不合理,質疑錢的流向不明。
台中市中華家庭教育互助協會理事長許勇順表示,「600多萬嘛,600多萬就是付出去,這個繳費單都有印。」會員質疑,「那裡是不是人頭帳戶?錢是不是又進了你們口袋?」
這個協會設立於民國102年,會員表示是看到政府核准立案才放心加入,現在財務出狀況卻求償無門,律師則是指出,這類互助會不適用保險法,也難舉證詐欺。
律師林瓊嘉指出,「法律見解上認為他(協會),沒有違反保險法,沒有違反銀行法,風險比一般的互助會,風險高出太多。」
協會理事長兩手一攤,表示沒有新會員加入,老會員陸續死亡,入不敷出,只能延遲給付。但面對會員疑問,3200位會員每個月有6百多萬的收入,這數字怎麼算都不合理,質疑錢的流向不明。
台中市中華家庭教育互助協會理事長許勇順表示,「600多萬嘛,600多萬就是付出去,這個繳費單都有印。」會員質疑,「那裡是不是人頭帳戶?錢是不是又進了你們口袋?」
這個協會設立於民國102年,會員表示是看到政府核准立案才放心加入,現在財務出狀況卻求償無門,律師則是指出,這類互助會不適用保險法,也難舉證詐欺。
律師林瓊嘉指出,「法律見解上認為他(協會),沒有違反保險法,沒有違反銀行法,風險比一般的互助會,風險高出太多。」
這起老人互助會的糾紛,由於會員意見分歧,尚未進入司法程序。律師提醒,隨著台灣社會老化,這類的老人互助會風險太高,民眾加入要十分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