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進口倒數 雲縣推零瘦肉精認證標章

距離元旦萊豬開放進口剩下幾天時間,無論是生鮮肉品還是加工食品,到時候都必須標示豬肉品來源。而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在新制上路之前,前往台酒公司宜蘭酒廠,視察產品標示情況。雲林縣府則是發放零瘦肉精的認證標章,來給合格攤商使用,強調萊劑零檢出立場。

拉開口罩下緣,試試紅麴香腸滋味。距離明年元旦開放含有萊劑美豬進口,剩下不到三天時間,衛福部長陳時中,29日上午,前往台酒宜蘭酒廠視察,在品嚐美食之餘,更是要加強宣導豬肉相關產品,必須清楚標示來源。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不管是我們的國產豬或者是西班牙的腸衣,也都是很清楚的標示出來,我們現在總共輔導了26萬多家豬肉食品相關的業者,都已經含括在內。」

台酒公司董事長丁彥哲強調,「在12月15號以後生產的,我們就在包裝袋上面清楚的標示我們的產地,那舊的生產的部分,我們用噴印,還有我們的一個加貼標章的一個方式,我們也來清楚標示。」

因為從明年元旦起,無論是生鮮豬肉還是加工食品,店家如果沒有清楚標示產地,就會被開罰。然而面對萊豬叩關,除了中央的產地標章外,各縣市政府也推出自製標章,養豬大縣、雲林縣衛生局就發放「零瘦肉精認證標章」給攤商,縣長張麗善也率隊到市場視察,並重申堅持萊劑零檢出。

雲林縣長張麗善說明,「一旦被檢查出來就是你標示不清、標示不實,我們會進行食安法22條、25條、28條的一個開罰,甚至要求你下架銷毀,不得再上市。我們會用最嚴厲的這樣的一個懲處的標準,來嚴格的規範。」

對於中央到地方發出各種貼紙,掀起台灣豬標章之亂。張麗善表示,在雲林民眾可以放心選擇張貼縣政府標章的店家,也會向中央反應,朝向更精簡、清楚的方向改進,避免消費者看得眼花撩亂。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