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大社工業區降編 勞工高市府前抗議

呂中漁 陳顯坤 / 高雄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大社降編勞工自救會今天透過遊行,抗議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將大社工業區降編為乙種工業區,呼籲應改編為甲種工業區。對此,高市府強調,變更為乙種後,在不增建、改建和增加設備的前提下,工廠依法仍可繼續原來使用或轉型作乙種工業區使用。

頭綁布條,手持看板標語,30多個企業工會,26日號召近萬名大社工業區裡的勞工,攜家帶眷到高雄市府前抗議。因為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做出土地降編決議,將大社從特種降編為乙種。包括煉油工業、放射性工業和液化石油氣製造分裝業等項目,都無法進行,衝擊了勞工的生計。

大社降編勞工自救會成員強調:「如果你再次遷廠的話,其實這樣子,不僅時間,然後人力物力上面都是會有影響,而且其實造成更多的成本付出啊。」

大社工業區落成於1975年,是台灣第一個完整的石化業聚落。年產值大約900億,有著4000多名勞工,相關聯產業就業人口大概15萬人,但從開始營運後,大社工業區多次發生爆炸與汙染事件。也為周邊居民帶來危害,但如今,一旦降編,工廠也只有關廠一途,除了影響勞工就業權外,還可能造成石化產業的斷鏈危機。

大社降編勞工自救會會長孫學山指出:「外包商承攬商都有,整個產業鏈(影響)應該超過15萬個人。」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說明:「在108年3月,高雄市都委會既已決議變更,並在108年5月送內政部審議,現行市府主要是依法規配合相關審議程序。」

對此高市府強調,變更為乙種後,在不增建、改建和增加設備的前提下,工廠依法仍可繼續原來使用或轉型,作乙種工業區使用,並不會有立即關廠問題,同時可促使產業轉型發展。業者也不得以降編理由,損及勞工權益,勞工局會嚴厲監督保障勞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