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移入大幅增加 黃立民建議解隔離前應篩檢

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延燒,台灣境外移入數量大增,感染科醫師和公衛專家都建議,可以考慮在秋冬方案之外,加強邊境隔離檢疫措施的要求,尤其在春節期間將有大批國人返台。

近期新冠肺炎境外個案移入大幅增加,不過台灣仍守住超過兩百天沒有新增本土個案。感染科醫師分析,因為台灣感染人數少,在疫苗還沒有施打前,大部分國人都是「易感宿主」,面對秋冬全球疫情升溫,應該要嚴陣以待。尤其春節期間,可預期將有大量國人返台,建議政府可以思考,在隔離期滿前再篩檢一次。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其實最近也看到有幾個個案,他隔離14天自己跑去篩,才知道他自己帶病毒,所以代表說這個措施不是100%,如果能在隔離滿的時候做個核酸檢測、PCR的檢測,這個會更安全一點。」

醫師也直指,台灣能不能搶到第一波疫苗,將攸關未來邊境開放,如果歐美的施打率都已經來到四、五成,台灣卻還沒輪到,屆時反而會被認為是沒打疫苗的疫區,對商務和觀光復甦都是一大傷害。
 
台大公衛學院也提出建言,近來國際疫情快速升溫,越南還出現3個月以來的本土個案,台灣的防疫層級還要再拉高。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為了避免造成第三波的世界大流行,我們就要啟動,我們已經認為非常安全的,以台灣為藍圖的這樣的一個公衛防疫措施,那麼我們就把它叫做新冠肺炎的雙軌防疫。」

台大公衛認為,從國外入境的個案,若在檢疫期滿未進行篩檢,解隔離後還是有可能成為游擊式個案,造成社區感染風險。政府可以思考,拉高入境台灣的隔離檢疫措施,避免在秋冬疫情升溫之際成為破口。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