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農民燒稻草釀空汙 雲林環保局加強稽查

目前是雲林地區二期稻、花生採收期,但有部分農民將收成後的稻草、花生藤,直接就在田間焚燒,造成空氣汙染。對此雲林環保局表示,現在若巡查小組查獲,罰鍰將由原先1200元提高至3960元;目前二期稻作收割期後,已經查獲4件,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收割後的二期稻草,有農民直接放火焚燒,馬上被環保局巡查小組利用空拍機拍下告發。現在正值秋冬空品不良季節,根據環保署今年6月公告空氣汙染防治法修正案,現在若違規燒稻草被查到,可提高三倍多罰鍰。

雲林縣環保局空噪科科長廖崇圜說:「就是說如果燃燒,有更明顯的部分的話,會有一些加重的因子,所以說今年秋冬如果遭環保局或環保署這邊稽查查獲,剛好在秋冬抑制空品不良季的話,經過相關計算基準後,是會提高相關罰則,從最低1200元罰到3000多元。」

環保局表示,今年一期稻作收割期間,透過空拍機巡查共查獲3位農民違法燃燒稻草裁罰1200元。目前二期稻作收割期後,已查獲4件正等待行為人陳述意見說明,希望農民能將稻草再利用,不要隨意焚燒。

雲林農民廖先生認為,「(用稻草)將土表面蓋住,雜草就比較不會生長出來,一些草籽比較不會長,就是不讓它見光,有水來也比較不會濕。」

環保局表示,為了提高稻草再利用,有結合廠商、社區來收稻草或成立稻草編織場,讓稻草從廢棄物變成再生資源;也能透過益菌肥,加速稻草腐化、分解,來增加土壤有機質肥分,可以省成本又環保。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