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疫情急凍觀光 數百大巴空置碼頭如墳場

施慧中/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因為疫情,香港觀光產業陷入雪崩式災難,觀光大巴等不到客人,封停在貨櫃碼頭十個月,好像是旅遊業的墳場。

從空中鳥瞰香港新界的葵涌貨櫃碼頭,大量跨境與觀光巴士停在這裡長灰塵,已經足足10個月,像極了整個產業的墳場。
 
開工一天才領一天工資的司機和導遊,這段期間勉強靠著港府兩期共六個月的保就業薪資補貼計畫支撐,但補貼11月底就會退場,數十家旅遊業者12月起被迫大量瘦身,放無薪假。

香港旅行社東主協會會長葉慶寧說:「短期內沒有重新營運的希望,車子堆在這裡像是墳場一樣,堆在這裡,它們已經死亡。」

香港去年1月接待了破紀錄的680萬遊客,今年封鎖邊境以來,維多利亞港夜景依舊璀璨,繁華街道卻陷入冷清;觀光客大採購必去的尖沙嘴、銅鑼灣商圈,黃金店面鐵門深鎖。
 
政府數據顯示,2月份以來,每月遊客人數同比下降96%至99%,觀光產業陷入雪崩式災難。

香港導遊張女士表示,「2020年是我們導遊的一個悲傷的世界,很不開心的世界。現在忽然間一個客人都沒有,而且手停口停,沒有工作做了,而且開始徬徨和憂鬱了。」

而在英國,黑頭計程車是首都倫敦獨有的特殊街景,今年以來因為疫情封鎖扼殺商機,駕駛無法再負擔車輛租金,紛紛把車子還給車行;從此塵封在倫敦郊區的大停車場,眼看車輛蒙塵折舊,甚至被小偷拆解零件變賣,業者感到心痛。

GB黑頭計程車車行共同業主喬治歐表示,「我們必須停止為這些車買保險,我們必須停止為這些車繳道路稅,我們必須把計程跳錶拆掉還回去,因為它們也是跟跳錶公司租的。疫情重創了我們這行,老實說,我們已經命懸一線。」

黑頭計程車是唯一能在倫敦街頭隨招隨停的計程車,費率比較高,但服務品質深受信賴,駕駛必須花長時間通過號稱地表最難的執照檢定,對大街小巷瞭若指掌,還要支付昂貴的車輛租金與規費,入行門檻高。
 
不過近年來隨著衛星導航與Uber叫車盛行,老字號傳統服務已經面臨時代挑戰;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讓情況雪上加霜,整個產業面臨最冷的一個冬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