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積極開發新冠肺炎疫苗 專家提隱憂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延燒,各國都積極研發疫苗,希望能控制疫情,國內也有三家疫苗廠已進入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不過有專家提醒,雖然明年可能就有疫苗可打,但接種後仍存在一些隱憂,例如施打後若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時,民眾恐怕會出現緩打潮、失去信心。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大量的接種就會面臨跟流感疫苗一樣,就會出現大量的不良事件,當你很難馬上釐清不良事件跟疫苗有沒有關係,可是這種情況會讓民眾對疫苗會產生疑慮,甚至就會不打。」

另外,還有施打後保護力能維持多久、不同年齡層免疫效果也不同、後續要如何調整接種頻率等問題。不過最令專家擔心的,還是首次使用的RNA疫苗,因為RNA蛋白質可以調控許多疾病表現,但是透過疫苗把某段RNA丟到細胞裡面,會產生什麼樣細胞變化,目前沒有人知道答案。

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張上淳表示,「RNA疫苗確實過去是沒有,正式的使用的疫苗是所謂的RNA疫苗,它的初期的臨床試驗看起來確實也是有它的效果,所以現在當然還是等著它們三期的臨床試驗,看到底成效如何。」

此外,專家強調,疫苗開發涉及經濟,如果新冠肺炎流感化,每過一陣子就得施打一次,不僅廠商會賺錢,開業醫師也有收入,對國內疫苗生技產業發展有利。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