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群的灰面鵟鷹在空中盤旋,灰面鵟鷹又名灰面鷲或國慶鳥,是保育類動物,通常在10月過境台灣南部,高峰期落在10月中旬。今年傳來好消息,到17日為止,灰面鵟鷹過境數量已創下31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墾丁鳥類專家蔡乙榮說明,「去年其實就已經有超過7萬的新紀錄,今年目前就已經超過去年的紀錄,已經到了7萬4千多隻。這種現象比較可能的原因就是今年遷徙期,在台灣以北的路徑上,大致上而言都沒有遇到惡劣的天候。」
過境數量創紀錄雖令人高興,但墾管處也接獲猛禽受槍傷的通報,顯示有不肖分子在盜獵灰面鵟鷹。為保護過境猛禽,屏東地檢署跟墾管處等單位每年這期間都會組成護野鳥反獵鷹連繫平台。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許書國表示,「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也特別安排了在地的社區民眾組成巡守隊,從10月6號到10月26號,都會在夜間進行護野鳥的巡守。」
墾管處提醒,盜獵保育類動物可能面臨6個月到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呼籲民眾以賞鳥代替獵鳥。專家則表示,想賞鳥的遊客在10月下旬前每天下午3到5點,可以到滿州鄉里德山區或港口吊橋附近,都能一睹灰面鵟鷹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