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瓶蓋創作壁畫 西伯利亞小村打響名號

日常生活裡隨手被我們丟掉的塑膠瓶蓋,看似不起眼。不過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一個小村落,一對退休的夫妻,他們靠著回收來的塑膠瓶蓋,拼湊出一幅又一幅,美麗又有特色的壁畫,讓小村鎮打響了名號。

這些遠遠看上去色彩鮮艷的壁畫,其實是用一個一個回收的塑膠瓶蓋慢慢拼湊而成,費時又費工。而這些瓶蓋壁畫的創作者,是一位俄國婦人——思維特蘭娜,18年前退休後,她就展開了瓶蓋壁畫的創作人生,有時一投入就是一整天。

瓶蓋壁畫創作者 思維特蘭娜解說,「光是挑出我作畫所要用的瓶蓋顏色,有時就已到了晚飯時間,晚餐後我會把選瓶蓋的工作完成,隔天就會開始把瓶蓋用線串起來,光是穿線也要花上一整天,這種工作感覺時光飛逝。」

思維特蘭娜小就對刺繡相當著迷,透過刺繡雜誌尋找靈感,因此瓶蓋作畫的題材相當多元,從漫畫角色到她相當熱愛的機車運動。這些作畫用的瓶蓋,蒐集自各種容器,一開始她從院子的一個小角落開始創作,但現在住家外的幾乎每面牆壁都是瓶蓋壁畫。
 
不過,要蒐集各種顏色的瓶蓋成了一大難題,因為光是一平方公尺的牆壁,就要675個瓶蓋,而且要耗時一個月才能完成;但幸運的是,思維特蘭娜的丈夫相當支持她的創作,也替她分擔了瓶蓋打洞的工作,鄰居們也會幫忙蒐集各種瓶蓋。

思維特蘭娜丈夫庫澤凡諾夫說:「我非常喜歡(瓶蓋壁畫),非常美麗不是嗎?每個來這裡的人都在欣賞,在房子旁拍照,也拍這些壁畫。這是我太太的嗜好,我也願意幫助她。」

鄰居尤莉亞也表示,「我們從親戚跟認識的人那蒐集瓶蓋,要他們別把瓶蓋丟掉,把它們拿來給思維塔(思維特蘭娜)。當別人把瓶蓋丟棄時,她卻能做出這麼美的圖畫。」

這些瓶蓋壁畫活化了這座遠在西伯利亞西部偏遠小村落的景觀,當地逐漸成了觀光景點,回收塑膠垃圾做環保的同時,也替小村打響了知名度。思維特蘭娜還想在僅剩不多的牆面繼續創作,讓這個籠罩在新冠疫情的世界,增添許多療癒的色彩。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