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政改革大臣河野太郎將人事異動公文,一一交給直屬團隊成員,10月1日開始,河野在辦公室內正式成立專屬隊伍,他上任後的第一個改革政策,廢除公文印章文化也開始實施。
日本民眾認為,「因為印章不是平常會隨身攜帶的物品,所以如果不用蓋印章,只用簽名的話,感覺幫助很大。」
日本新首相菅義偉上任後,把行政改革跟數位化,當成執政重點,因此在上任後,內閣就增加了一位數位廳大臣。9月24日行政改革大臣河野太郎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行的日本公文中,約有1萬1千件行政公文跟手續需要蓋章審核,手續跟遞交過程緩慢又繁複,他要求廢除日本公文遞送的印章文化。於是從10月開始,內閣將所有文件跟行政手續改以數位化,讓行政手續只需要在網路上作業,就能迅速進行。
河野並多次在自己的推特帳號上發言,要相關單位提出一定要蓋章的文件跟說明理由,到了9月底已經確認,除了銀行印鑑跟法律規定的部分文件,需要檢討是否廢除印章,其餘文件從1日開始,儘管文件上還有印章欄,但已不用蓋章,直接略過就好。
一位日本民眾表示:「至今為止,都需要在各種文件上蓋章,如果以後不用印章了,感覺會有點寂寞呢!」
未來,書面跟使用傳真的報告基本上也會陸續廢止,全面進行數位化管理,事實上,去印章化的政策,早在多年前就列入行政改革議題。這項做法,與菅義偉首相在9月25日舉行的行政數位化會議,指示2025年年底前要完成將各地方政府的行政系統統一、數位化,不謀而合。只是廢除印章文化的做法,恐怕將影響全國的印章店營運維生,屆時該怎麼處理將成為改革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