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育成新選擇 北市自學生達1151人
林曉慧 沈志明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非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近年成為部分家長選擇,也有不少人在家自學。台北市今年自學生已達1151人,上午首次辦理開學見面會。
自學森友會啟動,台北市自學生的首次開學,從我想認識你開始。
台北市自學生(16歲)柯芸欣表示,「就是很期待來這邊,因為沒有交,就是自學沒有交太多朋友。」
不是在學校上課,就算共學也是結束就離開,許多自學生難得有交新朋友,交流學習經驗的機會。17歲的張宇希,一年多前從中山女高轉出學籍自學,她說時間都是自己的,更能朝興趣去發展。
台北市自學生(17歲)張宇希說:「可以盡情寫小說,因為我非常喜歡寫小說,但是因為在學校的時候回家還要讀書,所以就沒有辦法把時間用在寫小說上面。」
台北市教育局統計,北市自學生從104學年度開始提申請,有463人通過,109學年度有1,151人,成長近2.5倍。吳先生兩個女兒都自學,他說若有更多公共空間釋出,會幫到更多家庭。
台北市自學生家長吳先生表示,「就像社大一樣,其實很需要空間,這是一樣的,這樣這整個公民社會的文化才會起來。」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現在少子化的關係,所以你會發現說學校的空間有比較多的機會,可以有空間騰出來。」
提供自學生自學及交流場域,北市在吉林國小規劃空間並開放申請。副市長蔡炳坤說,未來會提供更多空間,也認為若大學在特殊選才,提供更多名額,更能幫到自學生的升學進路。
自學森友會啟動,台北市自學生的首次開學,從我想認識你開始。
台北市自學生(16歲)柯芸欣表示,「就是很期待來這邊,因為沒有交,就是自學沒有交太多朋友。」
不是在學校上課,就算共學也是結束就離開,許多自學生難得有交新朋友,交流學習經驗的機會。17歲的張宇希,一年多前從中山女高轉出學籍自學,她說時間都是自己的,更能朝興趣去發展。
台北市自學生(17歲)張宇希說:「可以盡情寫小說,因為我非常喜歡寫小說,但是因為在學校的時候回家還要讀書,所以就沒有辦法把時間用在寫小說上面。」
台北市教育局統計,北市自學生從104學年度開始提申請,有463人通過,109學年度有1,151人,成長近2.5倍。吳先生兩個女兒都自學,他說若有更多公共空間釋出,會幫到更多家庭。
台北市自學生家長吳先生表示,「就像社大一樣,其實很需要空間,這是一樣的,這樣這整個公民社會的文化才會起來。」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現在少子化的關係,所以你會發現說學校的空間有比較多的機會,可以有空間騰出來。」
提供自學生自學及交流場域,北市在吉林國小規劃空間並開放申請。副市長蔡炳坤說,未來會提供更多空間,也認為若大學在特殊選才,提供更多名額,更能幫到自學生的升學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