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連鍠寫生活經驗 著臺灣文學獎臺語散文獎


2020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臺語散文」的得獎人林連鍠,伊本底的創作攏是寫華語。佇七冬前接觸著臺文字,定定利用下班時間,練習臺語。今年,伊得獎的作品號做「望後冬」,咱也來看伊心目中,農村的情景。

一句一句共家己寫的臺語散文讀出來,一幕一幕攏是彼段踮佇嘉義大林和爸爸同齊牽牛車、反番薯,辛苦做穡的過去。

今年56歲的林連鍠,講伊的人生,就和反番薯仝款,攏袂按算。原本一字台文字攏袂曉,七年前進入台北市的本土語輔導團,就按呢開始查臺語辭典,,沓沓仔對華文的書寫,轉作臺文,也得過濟濟文學獎。這篇號做「望後冬」的散文,就是今年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臺語散文類的得獎作品。

林連鍠自細漢就綴爸爸佇田裡做穡,是倚近土地的人,雖罔國中成績䆀,捌一个人佇外口做工塊,看盡社會的冷暖,想起爸爸對伊的向望,莫一世人夯鋤頭、牽牛車,靠天公伯食穿,伊佇25歲的時,決心讀書,總算佇31歲的時,考著老師牌。

林連鍠教化學、教物理,三不五時閣會講臺語,伊對教學的熱情毋但佇教室,對校園內底的菜園,也看會出伊對土地的熱愛。

同事眼內的林連鍠,是一个樸實、骨力、又閣謙虛的人,林連鍠笑笑仔講人生不如意,不時嘛有,今年若䆀,望後冬,總是愛頂真、愛打拚,伊也會繼續描寫土地的花芳、日影和山嶺,同齊為後一个好年冬奮鬥。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