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照曾經18次改版 涉及各執政時期考量
陳淑敏 王德心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華民國護照從1948年第一本護照以來,經過18次改版,最大的兩次改版,在2003年陳水扁執政,首度在護照封面加註TAIWAN,以及2008年馬英九執政則加註晶片護照。學者認為,這次凸顯封「台灣」是為了避免與中國混淆。前外交部長程建人則說,護照多次變革,涉及不同時期的執政黨有其各自的政治考量。
為了避免我國護照與中國護照混淆,政府2日公布新版護照封面凸顯「台灣字樣」,ROC英文國名縮小圍繞國徽。目前我國護照可以通行112國免簽,全球護照好用指數排名第32名。2015年曾有民間團體自己印製「台灣國」貼紙貼在護照上,也引起不小爭議。
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黃介正表示:「世界上不是所有國家都瞭解兩岸關係,國民黨執政的時候就比較不太會故意把ROC縮小,民進黨執政的時候就比較容易,(讓外國人)可以分辨得出來我們不是從大陸出來的。」
學者指出,我國護照封面爭議長達三十年,不同執政黨有各自處理方式,自從1948年到現在,我國護照已經改版18次,1948年第一本護照,只有中華民國護照六個字;1966年加註普通護照及英文字樣;1969年,護照下方開窗露出護照號碼;1977年封面改回「中華民國護照」直式;1980年,護照下方的窗口改打洞; 1995年國名置頂國徽置中、國名置頂;2003年首度在封面加註TAIWAN,2008年增加晶片護照功能,頁數增加到52頁。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表示:「我說不同的人執政,對中華民國跟台灣的字眼有不同的解讀和看法,實用來講的話其實都差不多,誰執政誰做主嘛。」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認為,現行的護照已有TAIWAN字樣,早已解決台灣與中國護照混淆的問題。也坦言護照多次變革,涉及不同時期的執政黨,有其各自的政治意識形態。
為了避免我國護照與中國護照混淆,政府2日公布新版護照封面凸顯「台灣字樣」,ROC英文國名縮小圍繞國徽。目前我國護照可以通行112國免簽,全球護照好用指數排名第32名。2015年曾有民間團體自己印製「台灣國」貼紙貼在護照上,也引起不小爭議。
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黃介正表示:「世界上不是所有國家都瞭解兩岸關係,國民黨執政的時候就比較不太會故意把ROC縮小,民進黨執政的時候就比較容易,(讓外國人)可以分辨得出來我們不是從大陸出來的。」
學者指出,我國護照封面爭議長達三十年,不同執政黨有各自處理方式,自從1948年到現在,我國護照已經改版18次,1948年第一本護照,只有中華民國護照六個字;1966年加註普通護照及英文字樣;1969年,護照下方開窗露出護照號碼;1977年封面改回「中華民國護照」直式;1980年,護照下方的窗口改打洞; 1995年國名置頂國徽置中、國名置頂;2003年首度在封面加註TAIWAN,2008年增加晶片護照功能,頁數增加到52頁。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表示:「我說不同的人執政,對中華民國跟台灣的字眼有不同的解讀和看法,實用來講的話其實都差不多,誰執政誰做主嘛。」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認為,現行的護照已有TAIWAN字樣,早已解決台灣與中國護照混淆的問題。也坦言護照多次變革,涉及不同時期的執政黨,有其各自的政治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