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建問題、申請程序繁瑣 「屋頂光電」阻礙多
張岱屏 陳添寶 / 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近年來地面型光電因進駐農地、濕地以及山坡等地區,掀起檢討聲浪,民間團體也喊出「屋頂光電」優先的訴求。不過「綠能屋頂」政策實施三年來,卻只有七個縣市響應,實際上路後遇到的問題不少。
為了隔熱防水,台灣大部分的屋頂都有加蓋違建,為解決違建無法設置太陽能板的問題,政府在2017年提出綠能屋頂全民參與計畫,放寬高度四米五以下的違建可以裝設太陽能板。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我們有好幾種態樣,都是可以設置的,這個在內政部的營建法規也都明定,大概也都告訴縣市政府了。」
綠能屋頂實施三年來,只有七個縣市積極響應。台南市南興里里長施柏男很早就參與計畫,他原本希望一整排的住戶都能建置太陽能板,現實上卻遇到了問題。
施柏男里長說:「所以我們看到在第三戶或第五戶,這個部分他就超過限高,他是沒有辦法施作,可是第三戶跟第五戶的頂樓突出的違建,會導致第四戶他是合法的,他也沒有辦法施作。」
屋頂違建參差不齊,影響鄰居裝太陽能板的權益,另外一個家戶屋頂光電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是申請設置流程繁瑣,導致廠商意願不高。太陽光電公司董事長陳坤宏表示:「光跑那個流程就其實很折騰人,因為跑一個屋頂才7KW,我一樣的流程我跑別的屋頂,我跑別的土地,可能是這個的一百倍或一千倍。」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郭軒甫說:「要簡化流程,由專業的人去負責,這樣推行才會很快。」
住家之外,其實市場、停車場、休息站、學校都有很多可以裝置光電的空間。另外台灣工業區廠房的屋頂面積寬廣,而這些工業區也是用電最大的地方。郭軒甫提到:「我們整個社會的氛圍,並沒有去認知到我們的工業用電戶本身是用了台灣最便宜的電,又是用最多的電,但是他們沒有任何的綠能責任。」
相較於地面型光電,屋頂光電對生態環境衝擊較小,然而屋頂光電在實際推動過程,面臨的各種障礙,還需要行政部門思考解決。
為了隔熱防水,台灣大部分的屋頂都有加蓋違建,為解決違建無法設置太陽能板的問題,政府在2017年提出綠能屋頂全民參與計畫,放寬高度四米五以下的違建可以裝設太陽能板。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我們有好幾種態樣,都是可以設置的,這個在內政部的營建法規也都明定,大概也都告訴縣市政府了。」
綠能屋頂實施三年來,只有七個縣市積極響應。台南市南興里里長施柏男很早就參與計畫,他原本希望一整排的住戶都能建置太陽能板,現實上卻遇到了問題。
施柏男里長說:「所以我們看到在第三戶或第五戶,這個部分他就超過限高,他是沒有辦法施作,可是第三戶跟第五戶的頂樓突出的違建,會導致第四戶他是合法的,他也沒有辦法施作。」
屋頂違建參差不齊,影響鄰居裝太陽能板的權益,另外一個家戶屋頂光電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是申請設置流程繁瑣,導致廠商意願不高。太陽光電公司董事長陳坤宏表示:「光跑那個流程就其實很折騰人,因為跑一個屋頂才7KW,我一樣的流程我跑別的屋頂,我跑別的土地,可能是這個的一百倍或一千倍。」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郭軒甫說:「要簡化流程,由專業的人去負責,這樣推行才會很快。」
住家之外,其實市場、停車場、休息站、學校都有很多可以裝置光電的空間。另外台灣工業區廠房的屋頂面積寬廣,而這些工業區也是用電最大的地方。郭軒甫提到:「我們整個社會的氛圍,並沒有去認知到我們的工業用電戶本身是用了台灣最便宜的電,又是用最多的電,但是他們沒有任何的綠能責任。」
相較於地面型光電,屋頂光電對生態環境衝擊較小,然而屋頂光電在實際推動過程,面臨的各種障礙,還需要行政部門思考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