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若有人生病住院,不是工作中的家人得請假照顧,就是每天至少要花2千元來聘請看護,萬一生病的人是獨居又該怎麼辦,上午多個民間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發起爭取醫院全責照護行動,呼籲政府合理調整保費,將看護納入健保給付,由醫院招募、培訓及管理照顧服務員,來因應台灣高齡社會的趨勢。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現在全國有7萬張的病床,急性病床中大概平均滿床率是7成,採3班制,也就是1班8小時,每位照服員年薪50萬元左右推估,這樣大概每一年調高的健保費在188億元左右,換算成民眾付出的保費,大概就是每天2塊多這樣的數字。」 民間團體表示,目前住院自聘看護存在病患預後品質堪虞、家人負擔沉重、醫院感染管控風險升高及照服員人力效能不彰等四大危機,且根據健保署2017年的統計,全年國人住院近340萬人次、平均每次住9.55天,一年看護費市場費用就有6百多億元,這個費用是醫院醫療帳單上找不到的、對家屬來說更是最沉重的負擔。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副主任謝雅涵表示,「沒有這個全責照護的措施,家屬或者是老人,他們就要花費一天24小時,高達2200到2400元左右的,高昂的看護費用,其實對於很多長者而言,就會產生經濟安全的疑慮。」 民間團體認為,政府若能發展醫院全責照護,不但可降低老人的個別經濟負荷,也可使長者在醫院中有一個周全性的照護,透過全責照護專業也可降低更多老人因為家屬,或外籍看護照顧上的不足或疏漏,而導致再次入院的情況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