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武漢肺炎確診人數突破2000萬人,尤其在短短的一個月左右,累積了1千萬的新增病例,台大公衛學院表示,全世界確診個案急遽增加、主要和無症狀個案持續在社區傳播流行,不少國家在做完檢測沒做好隔離追蹤,及保持社交距離等因素有關。
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因為主動偵測之後,檢測量當然增加輕症個案,而這些輕症個案大部分包含很多的年輕人,他在過程中傳染,所以引起很多的個案不斷的一直再傳染。」
學者建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現行入境居家檢疫14天的規定,應該縮短改為針對入境者檢測2次,加上居家檢疫5天即可,居家檢疫結束後再檢測一次,漏掉個案幾乎是零。
陳秀熙說:「外面感染很高的國家,我們是不是要施以所謂不同國家的風險分層,來做應該的所謂的精準檢測制度,也就是說對於高風險國家我們如果要做檢測,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兩次檢測,中間居家檢疫5天,根據科學數據來算。」
另外,檢測除了有助疫情調查,從臨床觀點來看,若早期監測出輕症,也可讓確診者不要變成中度、重症。
前台大醫學系教授張金堅表示:「輕微症狀的占了30%,根本就是吃吃藥休息就好了,這些人70%裡面,可能大部分的住院了以後也好了,所以可見如果我們在這裡(早期監測)把它處理好就不會住院,(早期監測)處理好就不會住加護病房,醫療的量能就不會用盡了。」
而傳染病流行病學專家方啟泰也指出,武漢肺炎傳播的關鍵密碼在於基礎再生數R0不能大於1,也就是說本土案例只有1、2名,對社區並不會造成很大的威脅,民眾不必太過恐慌。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方啟泰表示:「我們整個台灣防疫的體質強健,就是說大家戴口罩,我們整體的R0值小於1,你不管怎麼篩一定都會有漏網之魚,所以實名制口罩戴起來的話,R0值就下降,它(病毒)傳不出去,病人好了,他自己好了,就斷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