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李登輝30日晚間7時24分在台北榮總辭世,享耆壽98歲。李登輝在故總統蔣經國倚重下,進入政壇,仕途順遂,一路出任台北市長、台灣省政府主席、更從副總統繼任總統,進而成為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李登輝自述)出任副總統,乃至於總統是一種偶然。主政的這個過程,並沒有經過流血、沒有腥風血雨,卻能夠把一個幾十年在台灣威權統治的黨讓它走向民主。」
李登輝在主政的12年中,以高超的政治手腕、謀略,和堅強的意志,六度推動修憲完成「寧靜革命」,包括廢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確立公民直選總統,以及終結萬年國大代表,帶領台灣從威權體制轉型成為民主國家,被外媒譽為「民主先生」。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李登輝自述)出任副總統,乃至於總統是一種偶然。主政的這個過程,並沒有經過流血、沒有腥風血雨,卻能夠把一個幾十年在台灣威權統治的黨讓它走向民主。」
李登輝在主政的12年中,以高超的政治手腕、謀略,和堅強的意志,六度推動修憲完成「寧靜革命」,包括廢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確立公民直選總統,以及終結萬年國大代表,帶領台灣從威權體制轉型成為民主國家,被外媒譽為「民主先生」。


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表示,「(台灣)自由化民主化的過程中,他的角色是最關鍵,可以說,台灣的白色恐怖是在李前總統任內終結的。」
政大台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戴寶村表示,「他(從政)其實是有他的中心思想,整個社會環境改變的時候,他也會去站在他的位置上,掌握他很有力的地位,然後去執行他想要促成台灣民主化。」
歷史學者認為,李登輝身為土生土長台灣人,希望藉由推動民主體制,培養台灣人命運共同體意識,最終目標是讓台灣成為正常化國家。李前總統的一生就是一部台灣近代史,功過在蓋棺後,交由世人論定。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今天思考李登輝總統留下來的遺產,其實包括說,一方面珍視民主得來不易,一方面也知道說,我們的現狀之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