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0天搜索、出動上百人次,直升機吊掛,成功救援"屏安醫院"副院長。不只郊山、日前在嘉明湖也發生單攻登山客,走岔路失足的事故,一名消防隊員在救援中受傷,所幸最後兩人都平安獲救。
從消防署的數據看來,去年開放山林以來,山域事故跟去年同期相比,有增加的趨勢,今年一到六月總計151件。消防署分析,四月"防疫新生活"運動啟動之後,人潮湧向各網美、秘境山區,新北、台中等郊山、事故增加。
而要降低登山事故的風險,正確使用登山地圖工具、定時回報座標給山下留守人、報案原地等待救援。
有熱心的山友,就運用自己的專長,製作登山專用的"魯地圖",可以在登山的時候,就即時比對路線,確認是否迷途、走錯路,"魯地圖"每週都會根據山友回報路況,來更新圖資,可以說是山友用腳一起走出來的。
中央"開放山林",讓民眾方便上山,許多民眾沒有"風險自負"的觀念,這也造成各地的山域管理機關以及消防救援沉重的負擔。這也是為什麼,南投等地方主管機關,寧願承擔"封閉"的罵名,也不願意修登山條例。
另外,山友們殷殷期盼一套保障制度完整的登山險,目前行政院表示,還在跟民間業者研議當中。開放山林,背後的風險誰來負?需要國人持續關心。
從消防署的數據看來,去年開放山林以來,山域事故跟去年同期相比,有增加的趨勢,今年一到六月總計151件。消防署分析,四月"防疫新生活"運動啟動之後,人潮湧向各網美、秘境山區,新北、台中等郊山、事故增加。
而要降低登山事故的風險,正確使用登山地圖工具、定時回報座標給山下留守人、報案原地等待救援。
有熱心的山友,就運用自己的專長,製作登山專用的"魯地圖",可以在登山的時候,就即時比對路線,確認是否迷途、走錯路,"魯地圖"每週都會根據山友回報路況,來更新圖資,可以說是山友用腳一起走出來的。
中央"開放山林",讓民眾方便上山,許多民眾沒有"風險自負"的觀念,這也造成各地的山域管理機關以及消防救援沉重的負擔。這也是為什麼,南投等地方主管機關,寧願承擔"封閉"的罵名,也不願意修登山條例。
另外,山友們殷殷期盼一套保障制度完整的登山險,目前行政院表示,還在跟民間業者研議當中。開放山林,背後的風險誰來負?需要國人持續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