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海冰縮小 北極熊80年內面臨滅絕
呂亞君 / 整理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有加拿大學者發布研究,指出氣候變遷,造成北極的海冰面積縮小。北極熊獵捕主食海豹的時間縮短,提升覓食困難、挨餓,甚至死亡;最糟糕情況,北極熊將會在80年之後滅絕。
多倫多大學生科系助理教授莫納說:「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在本世紀底前,有極高的可能會失去世界上幾乎每一隻北極熊,除了在北極最北方的有可能生存之外。」
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20日發表文章指出,如果氣候變遷的速度,按科學家設想溫室氣體高度排放,最糟糕的「暖化推估情境」,到2100年地球均溫上升4度情況下,全世界僅存的26000隻北極熊,恐怕在八十年內就會滅絕,最快2040年就會出現繁殖衰退。
多倫多大學生科系助理教授莫納解釋,「牠們生存顯然與海冰有關聯,而海冰又與地球的溫度有關。氣候變遷會首先影響北極熊,或者說是第一波受影響的動物。」
北極熊能生存在攝氏負40度的低溫,在融冰的夏季不進食長達數個月。覓食季節一到,北極熊會到結冰海上,獵捕主食海豹。不過氣候暖化使海冰面積縮小,增加覓食困難。瘦弱的北極熊,在嚴冬缺乏足夠食物,最終可能挨餓死亡;幼熊也無法存活。
多倫多大學生科系助理教授莫納說:「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在本世紀底前,有極高的可能會失去世界上幾乎每一隻北極熊,除了在北極最北方的有可能生存之外。」
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20日發表文章指出,如果氣候變遷的速度,按科學家設想溫室氣體高度排放,最糟糕的「暖化推估情境」,到2100年地球均溫上升4度情況下,全世界僅存的26000隻北極熊,恐怕在八十年內就會滅絕,最快2040年就會出現繁殖衰退。
多倫多大學生科系助理教授莫納解釋,「牠們生存顯然與海冰有關聯,而海冰又與地球的溫度有關。氣候變遷會首先影響北極熊,或者說是第一波受影響的動物。」
北極熊能生存在攝氏負40度的低溫,在融冰的夏季不進食長達數個月。覓食季節一到,北極熊會到結冰海上,獵捕主食海豹。不過氣候暖化使海冰面積縮小,增加覓食困難。瘦弱的北極熊,在嚴冬缺乏足夠食物,最終可能挨餓死亡;幼熊也無法存活。
為了瞭解北極熊的生理極限,來自加拿大的研究團隊,模擬不同體型北極熊的能量消耗量,計算出幼熊和成年北極熊存活率下降前,能忍受飢餓天數;再進而與預測的融冰天數相比,確定不同地區的北極熊數量可能受到的影響。
多倫多大學生科系助理教授莫納說:「這絕對是一記警鐘,我們需要面對這件事情,坦白說如果我們早點處理問題,現在就不會這麼棘手,但我們還有機會。」
科學家發現,1970年代以來,北極超過一年以上都不會融化的長年海冰,每十年以約13%的速度縮小中。過去25年來,北極的冰層縮減40%,北極熊最南端的棲息地已經出現數量減少的情形。除了美國阿拉斯加州,哈德遜灣西部的北極熊數量從1987年來也已經減少約三成。
多倫多大學生科系助理教授莫納說:「這絕對是一記警鐘,我們需要面對這件事情,坦白說如果我們早點處理問題,現在就不會這麼棘手,但我們還有機會。」
科學家發現,1970年代以來,北極超過一年以上都不會融化的長年海冰,每十年以約13%的速度縮小中。過去25年來,北極的冰層縮減40%,北極熊最南端的棲息地已經出現數量減少的情形。除了美國阿拉斯加州,哈德遜灣西部的北極熊數量從1987年來也已經減少約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