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化數位轉型 高科技遠距醫療夯
曹晏郡 陳信隆 邱福財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武漢肺炎在全球大流行,也使得遠距醫療、遠距辦公和就學,成為生活新常態,至於,AI判讀應用、雲端數據分析等「科技應用」同樣備受關注。這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不只改變了各行各業和民眾生活,也同時促使「數位轉型」的腳步變快。
隔著螢幕仔細溝通,這種「遠端視訊」方式,是肺炎疫情期間的常見景象。對於陽明大學和新北市來說,已經進入高科技問診方式。新北市烏來區衛生所主任李建宇說:「從這邊到新店耕莘大概40分鐘,(這邊看診)費用也會比去醫院還來得低。」
陽明大學數位醫學中心執行長楊智傑說:「一些五官科會用到的五官鏡,透過這些設備其實影像可以很清楚的傳輸到遠端。2月到5月中其實有超過4千家的醫療院所加入遠距通訊的這個辦法,(期間)就有641個居家隔離的患者接受遠距醫療,(若其中有)新冠肺炎陽性的患者,其實透過這個遠距我們就減少這些可能的接觸。」
居家隔離者減少人群接觸、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但想深入了解病情,依靠「智慧醫療」發展,又更為重要。舉凡手持式超音波、體溫貼片,還有AI分析,應用都更加廣泛。
陽明大學數位醫學中心執行長楊智傑表示:「至少能夠幾千幾萬張這樣子的數量,(AI學習)去辨識出它到底這個X光的異常在什麼地方,(台灣)各個醫院的這些影像資料,都收集集中在健保署的資料庫裡面。」
台灣大學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傅立成表示:「疫情的爆發可不可以事前做一些預測,確診的病患他的這個分布的足跡,AI的大數據的分析去找出最可能的藥種的匹配。」
大數據、雲端和人工智慧,在防疫戰中是先鋒也是強大後援,更是未來「數位轉型」重要角色。尤其在疫情洗禮下,遠距技術應用、電子商務,都有極大成長。
台灣大學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傅立成說:「電子網路或是電子商務他們的業務都成長了相當多,可能都是未來會刺激我們這個數位轉型,甚至將來會變成是我們的生活的主流型態的時候,它們就會產生了大量的數據資料,就會讓我們的電信業者,它們的網路需求量就會變大。」
科技部次長謝達斌說:「5G其實在台灣在布建方面其實已經啟動了,對台灣很有利的是在5G方面的一些硬體技術,包括像一些元件、硬體的整合方案這些(優勢)都在那裡。」
5G世代來臨,可以蒐集並傳輸更大量數據、提升AI發揮空間,但能發展到什麼地步,人才也是關鍵。
科技部次長謝達斌:「不管是在人才或者是產業方面,我們都有一些很好的點狀發展,那我覺得下一個關鍵應該是跨域的一個整合。(舉例)如果光是有非常好的AI的技術或者是很好的這個硬體,但是你不知道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的時候,你就有好的武器也不知道怎麼發揮。」
面對被疫情催化後的數位轉型,台灣具備資通訊硬體優勢,至於軟體方面、人才培育,以及相關法律規範,能否跟上轉型腳步,種種挑戰都將接踵而來。
隔著螢幕仔細溝通,這種「遠端視訊」方式,是肺炎疫情期間的常見景象。對於陽明大學和新北市來說,已經進入高科技問診方式。新北市烏來區衛生所主任李建宇說:「從這邊到新店耕莘大概40分鐘,(這邊看診)費用也會比去醫院還來得低。」
陽明大學數位醫學中心執行長楊智傑說:「一些五官科會用到的五官鏡,透過這些設備其實影像可以很清楚的傳輸到遠端。2月到5月中其實有超過4千家的醫療院所加入遠距通訊的這個辦法,(期間)就有641個居家隔離的患者接受遠距醫療,(若其中有)新冠肺炎陽性的患者,其實透過這個遠距我們就減少這些可能的接觸。」
居家隔離者減少人群接觸、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但想深入了解病情,依靠「智慧醫療」發展,又更為重要。舉凡手持式超音波、體溫貼片,還有AI分析,應用都更加廣泛。
陽明大學數位醫學中心執行長楊智傑表示:「至少能夠幾千幾萬張這樣子的數量,(AI學習)去辨識出它到底這個X光的異常在什麼地方,(台灣)各個醫院的這些影像資料,都收集集中在健保署的資料庫裡面。」
台灣大學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傅立成表示:「疫情的爆發可不可以事前做一些預測,確診的病患他的這個分布的足跡,AI的大數據的分析去找出最可能的藥種的匹配。」
大數據、雲端和人工智慧,在防疫戰中是先鋒也是強大後援,更是未來「數位轉型」重要角色。尤其在疫情洗禮下,遠距技術應用、電子商務,都有極大成長。
台灣大學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傅立成說:「電子網路或是電子商務他們的業務都成長了相當多,可能都是未來會刺激我們這個數位轉型,甚至將來會變成是我們的生活的主流型態的時候,它們就會產生了大量的數據資料,就會讓我們的電信業者,它們的網路需求量就會變大。」
科技部次長謝達斌說:「5G其實在台灣在布建方面其實已經啟動了,對台灣很有利的是在5G方面的一些硬體技術,包括像一些元件、硬體的整合方案這些(優勢)都在那裡。」
5G世代來臨,可以蒐集並傳輸更大量數據、提升AI發揮空間,但能發展到什麼地步,人才也是關鍵。
科技部次長謝達斌:「不管是在人才或者是產業方面,我們都有一些很好的點狀發展,那我覺得下一個關鍵應該是跨域的一個整合。(舉例)如果光是有非常好的AI的技術或者是很好的這個硬體,但是你不知道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的時候,你就有好的武器也不知道怎麼發揮。」
面對被疫情催化後的數位轉型,台灣具備資通訊硬體優勢,至於軟體方面、人才培育,以及相關法律規範,能否跟上轉型腳步,種種挑戰都將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