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市政選舉每六年舉行一次,28日預計一千六百五十萬的合格選民,必須用選票決定全國五千個城鎮市長與市議員人選。2014年的投票率為63.5%;3月15日第一回合投票率為44.6%,儘管當局在各個投票所都做了充足的防疫準備,但在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第二回合投票率卻是只有35%。
首都巴黎市長寶座的三女爭霸戰,社會黨的現任市長伊達戈以50.2%的得票率順利連任成功;社會黨另一個重要的斬獲是里爾市市長歐布里也連任成功。巴黎市長伊達戈說:「各位選擇了希望、各位選擇了團結,各位選擇了一個可以呼吸的巴黎、一個住起來宜人的巴黎、一個更加團結沒有把任何人撇一邊的城市。」
這次選舉收獲最大的是綠黨及其左派聯盟,他們拿下了里昂、馬賽、史特拉斯堡、波爾多、圖爾、安錫、貝桑松等多個重要大城,被法國媒體形容掀起了綠色浪潮。候任史特拉斯堡市長巴賽吉安表示,「我們將讓史特拉斯堡成為生態的社會與民主過渡的歐洲之都。」
至於極右派國民聯盟則是拿下了南部的佩皮尼昂,是1995年以來極右派候選人,首次掌控人口超過十萬的城市。
這是馬克宏2016年成立的中間政黨「共和前進」執政以來的第一場全國性地方選舉,但缺乏基層支持未能拿下任何大城市,只有高人氣的總理菲利普,回鍋競選勒哈佛市市長,以59%的得票率勝選。這對馬克宏2022年的大選可說是一大警訊,外界預料選後馬克宏將進行內閣改組,雖然法國的法規准許一人擔任兩個行政職位,但觀察家認為馬克宏為利用勝選為由,讓防疫有功、民意支持度比他高的菲利普,回歸地方遠離中央權力核心。

(圖/美聯社)